本报深圳9月3日电(记者易运文)13.2%――这是深圳今年前7个月GDP的增速。多年来早已习惯了20%、30%甚至40%GDP增速的深圳,13.2%的数字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但在简简单单的13.2%背后,其实大有乾坤:半年多来,深圳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三成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根基更加扎实、外贸出口一路高歌
近年来深圳结束了对GDP的非理性追逐,在土地、能源等难以为继的紧约束条件下,千方百计追求科学发展,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扎实的步伐,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2007年的前七个月,深圳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全市专利申请量13762件,其中发明专利6823件,增长7%。全市308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达58.1%。“自主创新让我们挺直了腰杆!”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的一声感叹,源自一组数字:从2004年、2005年、2006年到今年一季度,中兴通讯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3%、36%、44%上升到60%,中兴通讯不断在跨国巨头“家门口”攻城拔寨。
在创新“引擎”的带动下,深圳的自主创新已经形成梯队效应――有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等为代表的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企业;有以腾讯、朗科、赛百诺、金蝶、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在新兴行业有影响力的初创型企业。目前,深圳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1500家,产值过亿元的超过300家。这些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结构升级和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主力军。
自主创新这个经济增速“倍增器”,使深圳的核心竞争力越发强劲。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的龙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达645.28亿元,同比增长20.8%,远高于GDP增幅。
2007年的前七个月,深圳在产业升级上又取得了新突破:华南最大的动态随即存储芯片封装厂――沛顿科技封测项目全面启动,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日立环球等高端项目进展顺利;汽车整车、集装箱半挂车、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分量越来越“重”……
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每平方公里GDP产出由去年上半年的1.34亿元,上升到1.52亿元;每平方公里产生的地方各种财政税收高达近5000万元。短短一年之间,每平方公里GDP产出同比就增加了1800万元。如今的整个深圳,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产田”。
今年上半年,深圳的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万元GDP水耗进一步从去年上半年的31.5立方米下降到28.9立方米。短短一年之间,万元GDP水耗同比就下降了2.6立方米。
早在两年前,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就提出要有“舍”才有“得”。不放慢一些经济发展的速度,步子就可能走得不稳。而不断提升的经济效益,在单位面积上种出的经济效益“高产田”,就是这种勇于“舍”之后的“得”。深圳经济健康理性发展的生长态势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