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哲学关注人的内心真、善、美的存在,追问人如何智慧地生存。从哲学视野中审视,智慧生存的人的心力内投中,除了应具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外,还具有生命生存与心理生
存方面的其他诸多能力,其中包括生命的情感要求、直觉的或妙悟式的情感领悟等。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或是马克思哲学,都充满着情感的意味。在当代,情感的哲学审视则主要表现在审视真情、审视情感的多样性、审视情感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互动等方面。
情感,是自由和需要心理的感性的或直觉的涌动,是人的内心活动中“希望怎么样”的情绪、意态或自我超越的某种精神状态。作为人的机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内驱力,人按照自己所思考所体味的东西来内聚情感,升华理智,这是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哲学关注人的内心真、善、美的存在,追问人如何智慧地生存。从哲学视野中审视,智慧生存的人的心力内投中,除了应具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外,还具有生命生存与心理生存方面的其他诸多能力,其中包括生命的情感要求、直觉的或妙悟式的情感领悟等。情感的哲学审视问题,值得追溯与探讨。
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重视对人的存在的理解,重视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命创造活动的意义表达,充满着生命情感意味。孔子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流动而欢畅的大生命。同时他认为,人应该有超越物质性的、内在的情感追求,“仁者”要有“爱人”的情怀。“爱人”的情感也在于注重人的能动性、自觉性,重视开发人的生命的内在价值。孔子主张,通过敬畏“天命”和崇拜祖先,通过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外界的人与物中,人便在内心形成道德的“耻”感、审美的“乐”感和“礼”的心理抉择。这样,人便知道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快乐和幸福,什么是坦诚冷静,什么是内心和谐。孟子善于从情感意味上揭示:当人将自我呈现在善的本质面前时,生命的对象化生存活动中就有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的涌动。这并非出自理性的盘算或功利之目的,而是发端于人的生命本性、生命直觉的驱动。人的存在,是以生命为基本显现的;而生命是极其充盈的,其中珍藏着良知良能。在生命的舞台上,人的个体善性一旦萌发并经过艰苦磨炼之后,主体与客体达到情感互渗的状态时,便产生了浩浩的、阳刚的、美好的情感――“浩然之气”。孟子哲学的生命关注与情感关注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哲学的情感关注,更深刻地体现在把人的合理的生存状态锁定为本真、自主的“道”的状态。“道”是人生境界与自然宇宙的合一,它体现于个体,便是个体情感的独立和意志自由。庄子哲学最善于体现这一点。在“游鱼之乐”中,庄子畅游在精神世界中,体验着快慰与超迈、宁静与释然,感受着生命深层的脉动和咏叹。庄子深浓的“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在于,他认为,宇宙万物彼摄互荡、浑然一体;我心之主宰,就是天地万物之主宰。因此,人要有一种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庄子欣赏“心莫若和”的状态。“和”,是平和、宁静,是“知与恬交相养”(《庄子・缮性》)。“恬”,可以理解为情意的自然呈现。在“知”与“恬”的交互作用中,人的情感便进入了“和”的境界。此时,内在之情感幸福且宁静,它有助于对天地与人生之道作出美的理解,有助于以和为善的生命情调的提升。庄子如此关注情感问题的“道”的哲学思考,给人以启迪。它让人深思:人的性灵该如何安顿,人该怎样生存,生命的意义该如何获得。
质而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心性合一、知行合一的体验方式,执著于和谐的生存方式,深入意境的审美情趣等,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财富”。
二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的“爱智慧”,是与“爱”这种情感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而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西方哲学思维中,也包含着情感的意味。其中有两类情感关注:一类是基督教哲学家将人所具有的生存的意义置于上帝观念之下,从而直觉地认为,人类要坦诚地承认自身世界的有限性和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性,而人类若不愿意让自身长期滞留于世俗物质和功利层面,且仍然向往着某种精神理想,那就应当以积极的道德情感来接受人世间的痛苦和磨难,将情感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升华了的神性。其中的情感渴望是人能从上帝施予的博爱与对来世幸福的向往中得到情感慰藉。另一类,理性主义哲学思维的情感关注在于,用严谨、睿智的理性完善心理人格,激励人勇敢地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地奋发上进,大胆地追求人性的强大和情感的自由。两类情感关注,都在寻求生命价值的厚重、人性的神圣以及命运发展的和谐,其中交融着真、善、美的精神活动。其给予生活的,既有境界,又有意志、情感。
西方现代哲学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思维昭示了哲学对情感的深深“眷恋”。海德格尔认为,生活世界在本质上应当是对“在”的自然而然的历史性、情感性的体验,人与“在”的关系是在彼此缠绕不清的“看”、“经历”中自然成就的。海德格尔强烈地感到,人的生活是自由创造的过程,也是他人不可取代的独特的体验;人要在世界中平静、诗意、单纯、智慧地生存,就要在日常的有意义的生存中创构属于自己的美的情感,就要与自然彼此相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产生美感,自然也以快乐的方式与人接近;于是,“在”成为生活,生活成为“在”的“回声”。
三
哲学对情感层面的关注,关联着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生成。这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的思想中就有揭示。他认定,一个人能否灵魂得救和过有道德的情感生活,关键在于他能否运用自由意志。到了西方近代,康德认为,“自然意图”的“最终目的”就是人们按照“善良意志”展开“人的自由”,而理性是人“自身内部的要求所激励”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9页),所以在道德情感与理性中就存在自由意志。黑格尔则断定,自由意志是相对于人的受动性、人的客观制约性而言的。
马克思对自由意志的考察,注重人的情感空间的开拓、感性的在场性以及人的情感与生命自由之间的联系。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马克思非常关注个体生命自身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294页)马克思重视人在生活世界中的直接在场性,重精神、重整体,也重情感。在他看来,人生的情态的多样性,每个人情感的“丰富性”,无疑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而“感受人的快乐”的有美感的实践活动是与人的自由意志、人的自由生存活动相联系的。在“生活的乐趣”、美的情感中,总是关联着“生命的自由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8页)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只要涉及到情感问题,生命的自由意志就必定在场。
四
在当代,哲学如何审视情感问题呢?
一是审视真情。人的内在需要丰富多彩,外在刺激因素千变万化,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可使真情实感自然地产生、勃发。由于真情感是率性而为的,它坦露着心灵的走向,毫无刻意造作,因而更应得到宽容、理解。真情深刻体现生命的自由意志,往往具有震憾力。生活中的人们,期待着真情。真情感的外化,常具自发性,这就决定了此时情感会带有某些主观性的特征。但从哲学视野中审视,情感的主观性并非都是负面的。比如幸福感,是主观的愉悦、自我的欣慰,是主观性的适度张扬。这种张扬,其实暗含着某种“视野”,也可能隐蔽着潜力、想象力、综合力。一般说来,积极涌动的情感(如亲情、爱情、友情、温情、热情)多是真情;在朴实中见证真情,这是最能打动人的。
二是审视情感的多样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个人与社会的单纯同一性,使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了,生活的范围和选择的范围扩大了,个人生活中偶然、神秘、意外的因素与可能性空间增大了。个性更为张扬,获得快乐的渠道多了。情感与欲望并存,情感冲突多了。现代人的情感思维,有时如行云流水,有时又幽深而不可捉摸,有的淡雅,有的浓郁,也有的显得浅薄或简单。从哲学视野中审视,这些都是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情感思维中差异性与同一性都得到合理体现的正常轨迹。在哲学对人的心灵的多样性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多样性问题的探讨中,其实就含有多样性的情感思维。固然,人们不要任凭情感支配内心而不理智地行事,片面的个性化也不可取;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既然情感是每个人内心的意向、倾向,它们是那样的色彩斑斓,而且许多创新的灵感是由激情驱动起来的,那么人心灵中建设性的情感就应当受到保护。生存中有多样的情感,才会有多样的创造与和谐;有丰富多彩的情感,才会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尊重美好情感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在尊重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上,不仅有认识问题,而且有心理驱动力如何沿着正轨运行的问题,它们触及到生命、生存等问题。在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人的情感易于波动的现代性社会中,人心灵中的刚、柔、平、中、顺、成、和、动等意态如何表达,忧郁、困惑、悲伤、哀愁、孤独、痛苦、愤怒等情绪如何克服以及如何在正常渠道中得以宣泄,人如何有节度地生活等等问题,不仅是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或不自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哲学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或不自由的问题。
三是审视情感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互动问题。自我是和他者共同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当人情绪、意态缺失时,其对幸福感、和谐感、满意感等的领悟度就会降低,自我便缺乏与他者的相关性,自我的理性思维也会变得毫无力量;而如果让理性宰制人的情感,那就会造成情感为理性所消解,进而会扼杀个性、禁锢人的存在本性中的自由创造精神,不利于情感建构中自由机制的完善。作为均衡生命的内在的重要组成要素,情感思维理应体现理性的要求,理性思维也应以情感为中介。理性能帮助人节制过度的欲念,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让人摆脱情感的原始盲目性。当理性成为情感的“过滤器”、“培养液”时,情感会热烈而真诚。显然,只有同时考虑情境、客观必然性和主体的自由、需要、心灵所察、体验所感等多种因素时,人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有正确的行为规范,保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张力,思维也才会显得生动而健全。情、理之间要不断交融、互动,思维才能色彩斑斓,情感所确定的动机才会走上“天地人和”的正轨。要领悟情感世界的浩瀚,感受爱与和谐的博大;让情感思维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从容,少一点懊丧多一点自信。应既有理智又富于想象力、既有激情又有人性整全性维度。这样,人们才更能感悟生命、拥抱真情、洞察世事、磨炼意志,从而凝聚人心、传播爱心、激励传人、展开幸福生活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