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座无虚席,但寂静无声,人们屏息凝神,仿佛不愿漏掉报告中的每句话。
“……我最深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首先,自主创新需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通过刘先林那匆匆的语调,可以感到他争分夺秒的科研习惯。
“……
刘先林的声音少有起伏、平淡如常。但是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令人发聋振聩;那一个个矢志报国的行动,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
“有一次我在给哥哥的信中说,我出国只做这几件事:讲学、培训外国人、推销我的成果。我后来赴美国、加拿大是宣传介绍我们的设备,赴日本是安装设备、培训日方人员,赴俄国是转让技术,赴芬兰是去培训,赴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是装设备……”
在寂静中,传出了微笑声。也许是不愿打断他的讲述,人们用这种方式代替了热烈的掌声。在报告进行中,这种微笑声多次出现。
“其次,自主创新需要有拼命三郎的劲头……春节期间,助手们回家探亲,我觉得时间不等人,工作不能停下。我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
“呦!”一位母亲轻声惊叹了一下,不少听众的心已经和报告人融为一体……
此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双占等人的介绍,相继反映了刘先林的不同侧面。
张双占介绍,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测绘仪器”信念的支撑下,刘先林创新不止,他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测绘工作的落后面貌,仅地图更新速度加快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约2亿元。同时彻底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测绘市场的局面。如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其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已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美国、日本、泰国等地……
讲的动情,听的投入。我身边一位信息产业部的同志脱口而出:“应该让一线的同志都来听听!”
北京四维远见公司副研究员刘宗杰介绍,为了自主创新,刘先林不惜奉献一切,甚至生命。2005年6月,他们到山西稷山县进行数码航摄机第一次升空检验。因经费紧张,只能租用简陋的喷农药飞机。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刘先林坚持率先上机飞行。担心不安全,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40分钟后飞机归来,有人甚至流出眼泪。看到大家惊魂未定,刘先林幽默地安慰说:“天上兜风的感觉真好!”
听众至此也舒了口气,一位科技界老同志赞叹说:“有个好老师,对年轻人太重要了!”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介绍,刘先林对学校的贡献巨大,但放弃了应领取的津贴、奖金,7年来达70万元之多。这次宣传刘先林才知道,还有两个学校的津贴他也没要。这件事在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学习刘先林座谈会上,师生们说:“什么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什么是不求闻达、甘于奉献?从刘院士身上都能找到答案。”
会场愈发安静,人们被刘先林那勇于创新的行动所感动,更被他高尚的情操所折服。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号召,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开展向刘先林同志学习的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报告结束了,人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刘先林致以崇高的敬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出席了报告会。(标题书法: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