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诚信文化引导经济生活

2007-09-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杨亮 我有话说

让商业欺诈远离百姓生活

近几年,商业欺诈花样翻新,为害甚广。国务院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商业欺诈的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近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对经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行骗方

式和手段进行曝光、揭露,向社会提示商业欺诈风险,提高人民群众识假防骗的能力。

一年来,通过中国反商业欺诈网的监测,商业欺诈存在一些高发领域:

成立公司,捏造子虚乌有的洋品牌,在不具备商业特许经营的情况下,以虚假宣传的方式招募加盟商,将廉价劣质产品销售给加盟商,骗取加盟费和产品销售暴利;

发送手机短信,声称信用卡持卡人因异地消费而欠款,诱骗持卡人电话咨询,并乘机遥控持卡人在无意中通过柜员机进行转账操作,将钱款打入诈骗者所提供的账户;

以超出实际金额多倍的产品为道具,拉人带钱加入传销网络并不断发展下线,从中持续骗取人头费;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以发行某种投资工具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初期通过兑现回报以骗取信任,达到规模后卷款潜逃,非法占有巨额集资款的非法集资行为;

打着办理出国留学、房屋交易服务、职业介绍等幌子,收取中介费用却不履行中介服务义务,将中介费据为己有;

通过手机短信等媒介传递中奖信息,诱骗所谓“中奖者”先行交纳种种高额费用,最终却无奖可兑;

不法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购房者求房心切的心态,将存在着质量瑕疵、产权瑕疵或者与预售合同标的严重不符的房屋交付给购房者,谋取非法暴利;

旅行社等服务机构与景点、购物场所串通,强行或诱骗游客高价消费、购物等;

商场等零售企业为招揽顾客虚构原价、虚假折扣,先提价、再折扣,设定高门槛、再赠券的价格欺诈行为;

在保健品、医疗服务、学生用品等效果难以量化衡量的消费领域,大量存在着请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

以高考学生及家长为目标,承诺只需付钱之后,即可帮助未上国家及学校所设定分数线的学生上特定高校的伪造虚假高校录取通知书骗局;

在网络购物中,以超低价格诱惑消费者先付款,然后又以缴纳关税、手续费或者批量销售的名义迫使消费者不断交钱,连环诈骗,越陷越深。

针对以上典型骗局诈术,专家提醒在经济交往中要有以下意识:

一是交易之前,要有资信调查意识。有些调查根本不增加交易的经济成本。比如说,可向特许人索要相关资质。

二是交易决策时,要有公平意识。心中不要存有占便宜的念头,无欲则刚,骗子对不占小便宜的人无从下手。

三是交易过程中,要有凭证意识。凭证可以是书面合同,也可以是其他书面形式,比如在商场购物可能表现为小票。凡是能记载对方承诺事项的凭证,都要慎重保留,既可以威慑骗子,又能保护自己;

四是交易完成之后,要有维权意识。一旦受骗,马上投诉举报。中国反商业欺诈网(www.antifraud.gov.cn)、12315都是维权的好帮手。目前,全国整规办已陆续将432件投诉举报转交地方查办,已经办结或反馈118件,办结反馈率为27.3%;此外,筛选出107件比较重大、典型的投诉举报转交给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进行转办和督办。一批公众投诉举报的案件办理效果较好,维护了群众的权益,如深圳证监局查处深圳华鼎财经证券欺诈案;江西省查处了德安县博阳御景园商品房欺诈售房案;安徽省查处了合肥起点科技公司“康博士”气血循环机虚假宣传、欺骗加盟案。

在诚信建设中改变形象

记者从全国整规办了解到,自2005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褒扬诚信典型,鞭挞失信行为,取得了良好效果,公民道德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诚信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诚信文化对经济生活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

厦门和温州,都在抓诚信建设中改变着形象。浙江省提出了“信用浙江”,作为实现更大发展的突破口。上海市自2000年起建立个人联合征信体系,为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做了有益尝试。北京市也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企业信用制度试点,建立了中关村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和信用服务中介。北京、上海、浙江设立“黑名单”制度,加大了对失信企业惩罚力度。青岛规定列入信用黑名单的企业负责人在今后的若干年中不允许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任职。

专家指出,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各地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在建设现代经济中对诚信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它们说明,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这一观点得到了9月4日出席2007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开幕式暨高层论坛的专家学者的认同。与会学者强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不仅包括以债权债务关系为特征的信用关系,也应当包括各种交易形式、交易标的、交易主体中的信任关系,以及实践承诺、遵纪守法等社会内容;不仅包含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体系、行业协会的信用自律和企业的信用制度,也包含支撑整个体系运作的道德基础和各项法律、行政制度,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和技术标准。社会信用体系最终要体现在依据信用状况对市场主体进行褒扬和惩戒,一是借助市场力量,使失信者增加经营成本,减少交易机会,甚至被逐出市场;二是借助法律和行政的力量,使失信者丧失便利,增加被监管成本,甚至丧失经营资格;三是借助社会和舆论的力量,使失信者背负负面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形象,付出心理和道德的代价。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让诚信文化引导经济生活,需要调动中央、地方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要多部门配合,共同推进,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