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北京奥组委新闻中心邀请,俄通社-塔斯社国际新闻部第一副总编阿布尔哈金和其他同行,于8月上旬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京期间,他们参观了奥运会主要设施,并与相关官员进行了座谈。返回后,他向本报记者倾诉了此行的感受。
扑面而来的奥运风
一踏上中国的国土
揭秘“鸟巢”和“水立方”
接待方组织我们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鸟巢”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主体育馆,具有戏剧性和震撼力的外观,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水立方”又叫国家游泳中心,其空间效果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简洁而典雅,这两座体育设施将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历史性的标志建筑。
据奥组委官员介绍,奥运会的大部分设施将于2007年底竣工,而“鸟巢”的竣工是2008年初。
腾飞的巨龙
在奥运场馆建设的同时,北京还积极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最抢眼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首都机场新候机楼。大楼将在2008年5月投入使用,其形状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国际航空港通过轻轨地铁与城市连接,长度为27公里,单程仅需16分钟。明年,城区将开辟两条长度为198公里的新地铁线,届时售票全部实现电脑自动化。以前,外国运动员最担心的是北京的环境质量。到北京后我们发现,空气质量的确在不断好转和提高。奥组委官员说,届时将采取临时性措施,以保证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据北京市环保部门介绍,在奥运会开幕前,全市90%公交汽车的排放标准将达到或超过欧Ⅲ标准。
“一切为了奥运会!一切为了运动员!”
在京期间,我们亲眼看到北京正在“一切为了奥运会!一切为了运动员”的口号下,解决着一切相关的问题。
组委会组织我们参观了专门成立的“一个窗口”,即一站式服务系统。据介绍,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成立的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世界各国记者的高效工作。该系统囊括了所有相关的部委: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为外国记者提供咨询、注册、登记、电视器材入境许可等服务,完全可以解决外国记者在奥运会期间的一切问题。
举办奥运会不仅是荣誉,也是巨大的责任。在北京,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奥组委一个叫吴昆的年轻人说:“举办如此规模的奥运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光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巨大的责任。当前,奥运会在中国是重中之重,这是全民族的共识,成功与否不单事关北京人,也事关全中国人民的荣誉。”
在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的日子里,中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现代中国人传达给我们一个强烈信念:他们坚信2008年奥运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他们渴望把奥运会办成体育世界的盛大节日。我们相信他们能够办到。(本报莫斯科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