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自1996年起,被纳入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参评项目,从此,正确的创作导向,有力的组织保证,可靠的经费支持,使在中国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广播剧焕发勃勃生机,广播剧的创作、播出和收听出现高潮,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用广播艺术界的形象说法,真可谓“一个奖救活了一个艺术剧种”。“五个一工
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诞生于1923年10月。在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广播剧已经由一种广播节目样式,演化为有着自身创作规律、独具艺术魅力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作为用声音讲故事,用声音的叙事功能和造型功能来演绎矛盾冲突,通过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实现视觉转化的听觉艺术和想像艺术,听声赋形,凝想形物,与视听艺术的影视剧相通却又有着很大区别,历来吸引许多名家参与创作,产生过大量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俱佳的名篇力作。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检阅了全国37家报送单位报送的四年以来的优秀作品95部,共有17部获得优秀作品奖,13部获得入选作品奖。这30部获奖作品,代表了目前中国广播剧创作的最新水平和发展趋势,特点突出,特色鲜明。
题材多样内容生动
奥运题材的《代表中国》,儿童题材的《小米》,农村题材的《喜鹊沟三部曲》,农民工题材的《月亮走我也走》,领袖人物题材的《深情》,基层干部题材的《“小巷总理”谭竹青》,先进人物题材的《天使降临》,边疆建设题材的《月照天山》,航天科技题材的《静静的胡杨》、邮政题材的《深山信使》,水电建设题材的《心灵中的记忆》,教育题材的《大校长张伯苓》,股票题材的《走过冬天》,残疾人题材的《原山情》,历史题材的《大海潮》,环保题材的《远山在呼唤》,艾滋病题材的《三个人的学校》……在30部作品中,人物、事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剪裁生动灵活,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切的关注。
少儿题材比例增大
在30部获奖作品中,少儿类题材共有6部,占20%。这些作品,贴近中国少年儿童的生活现状,反映了当今少儿的追求、情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快乐与健康,作为核心理念和特定视角,使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正确的成长导向,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理性的开掘和感性的展示,赋予作品充盈的童趣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七七的“城堡”》是一部呼唤人们关注现代中学生生存状态、关注社会“问题儿童”的情感剧,通过七七从内心封闭到最终转化的过程展示,对“问题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此外,《小米》通过农民工孩子小米与大城市孩子之间的冲突碰撞,反映了当代儿童健康心理和美好心灵。《有个同学叫江洋》则讲述了父母长期在国外工作的孩子江洋,在全班同学的帮助关心下,从冷若冰霜的任性与孤独中走出,展开了“隐形的翅膀”的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用儿童的视角写儿童,通过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真实可信的、淘气的、纯洁的、感人的细节,真切地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孩子们在物质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内容和介入方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了以往儿童剧概念化、成人化的倾向。
关注现实贴近生活
在30部获奖作品中,历史题材的作品只有4部,其余作品都是现实题材。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首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散发着浓郁现代气息的农村题材作品。其中,《桔花缘》通过有抱负、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轻姑娘桔花,响应政府号召,到新开发的种植园承包柑桔种植示范园的故事,运用不同观念的碰撞所带来的戏剧性元素,塑造了具有创业魄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人的形象。《奇花异草》讲述了一位县委干部在挂职期间深入百姓生活,体察农民生活疾苦,脚踏实地带领农民改善生活,最后却戏剧性地被提拔为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的故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现代意识。而《月亮走我也走》则通过一对农民工夫妻在中秋之夜发生的故事,展示了农民工群体现实世界的艰辛和他们对快乐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一直是“五个一工程”奖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小巷总理”谭竹青》、《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在生命的最后日月里》、《天使降临》、《三个人的学校》、《心灵中的记忆》、《原山情》、《为了幸福》等作品,让我们领略了在各个领域中那些急百姓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的好人的感人风貌。此外,《月照天山》、《母亲的童谣》描绘了开发新疆的感人故事,角度新颖,充满激情。反映“神六”研制过程的《静静的胡杨》,用心灵打动逃犯的《你好我是向菲》,奥运题材的《代表中国》等作品,都能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热点话题的巧妙介入,体现当代生活的典型性和时代感,在主旋律的生动展示中,讴歌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录制精美艺术性强
在本次获奖作品中,有很多思想性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广播剧制作的最高水平。《生死大营救》,以湖南省衡阳市“11・3”大火中被埋在废墟中72小时后获救的生还者、湖南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石鼓中队战士、2004年度“感动中国”英模群体代表江春茂为原型,以地上营救和地下废墟中“自救”为主线,生与死的较量动人心魄,加之电影大片般的声音效果,音乐音效饱满细腻,极具震撼力。作品采用平行蒙太奇方式,救与被救,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叙事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内容和形式自然贴切。《深山信使》也取材于真人真事,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为人物原型,用独具特色的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并运用难度极高的现实时空和心灵时空交叉剪接的手法,用声音再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创造出了超越画面的、只能用声音才能构建出的现实与心灵交织的艺术世界,将广播剧声音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秋日里的野芒花》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称为2006年度最感动人心的社会新闻。被遗弃的小女孩芒花得了白血病,收养她的70岁的孤寡老人无力医治。他们相依为命的故事感动了整个城市。在全社会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得到了56万捐款,但小芒花还是离开了这个充满温情的美丽世界。临死前她留下遗书,将那些捐款捐给了七位和她一样需要救助的白血病儿童。打动人心的故事,成功地借助于声音营造的清新隽永的画面,使所有的怜爱在诗情画意之中一丝丝被抽出,淡淡的惋惜与哀愁久久地萦绕在心头。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得益于真实而浓厚的情感传达和升华,为广播剧创作提升了艺术质感,难能可贵。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广播剧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波澜壮阔而又温馨和谐的社会生活,让我们在声音中领悟了艺术的价值和真谛,看到了广播剧这种独特艺术形式利用声音艺术表现不同题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广播剧的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歌曲《吉祥三宝》演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