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洋使者陆会胜

2007-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慧 我有话说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600年后,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又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实现了几代海洋工作者“进军三大洋”的夙愿。上天不易,下海更难,带领120名船、队员出色完成这次远洋科考任务的就是“大洋一号”船长陆会胜。

1986年,陆会胜

从宁波海洋学校毕业,至今他从事海洋工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陆会胜说,他对海洋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正是这份质朴的热爱,让他为这份事业坚守了二十多年。也正是这份质朴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位船员。

2005年4月12日,“大洋一号”船从青岛起航,陆会胜带着祖国人民完成科考任务、安全返航的重托出发了。“当时还是很有压力的,因为大洋科考不是简单完成航行任务,而是在安全航行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科考任务。”陆会胜是一位创新型船长,他对记者说,“船舶航行和科考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船舶为科考提供技术支撑,船上的后勤服务是科考的保障。”在这种全新思维的指引下,陆会胜很快就解决了“大洋一号”船的动力定位、操作规程和后勤保障问题。

大洋科考中的海底取样犹如“大海捞针”,船员要在不停的摇摆颠簸中操控设备,把样品从几千米深的水下完好准确地提取上来,这就要求科考船舶具有精细过硬的动力定位系统。2002年,“大洋一号”装备了动力定位系统,它将船体定位准确误差控制在40米以内,这还不能完全满足海底取样的需要。远洋科考开始后,陆会胜和驾驶员经过反复探索,总结出“船舶测流操作法”等一系列大洋科考船舶操作模式,把定位误差缩小到3―5米的范围,这种方法使“大洋一号”变成了“定海神针”。在首次科考中,动力定位系统在900多小时的工作中没有出现丝毫差错,为每个航段节约经费都在百万元以上。

“在海上,时间就是效益。”在陆会胜眼里,一位现代化的船长经受到风浪的袭击并不光荣,而是一种耻辱。“船舶避风是一件让船长头疼的事情,由于科考时间紧迫,即使在海上遇到风浪也应合理安排船舶的航线。”2005年8月18日,“大洋一号”在太平洋上作业,根据气象云图分析,三天后将有热带风暴袭击船舶经过海域。按照常规,陆会胜可以把船驶向低纬度海域,安全避过风暴再回到原海域继续作业,但这样就会耽误五天的航程。他对气象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把握,当晚,陆会胜和指挥小组成员综合分析气象因素,决定调整航向,到气旋北侧风力较小海域进行其他作业,这样既避过了风暴,又争取了四天的时间。在远洋科考中,像这样的“气旋之战”,陆会胜共经历了14次。

“海上航行七分险”,陆会胜有一个职业病:睡眠不好,每两三个小时他就会起来检查一下航行情况。一位随船考察的记者说,我不知道船长什么时候休息,感觉他老是在跑,不在船尾就在船头或是指挥台的屏幕前。“大洋一号”船历时297天,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在此期间,陆会胜带领船员和队员漂泊在茫茫的大洋上,曾经连续86天没有蔬菜供应,113天没有踏上陆地。在孤寂、枯燥、单调的海上环境中,船员必须经历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考验,为调节人员情绪,陆会胜和政委想法设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七一”党的生日,召开党委会议,把做好思想工作作为重要议题研究;“十一”国庆节,组织举行升旗仪式,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母亲节,举办“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活动……“大洋一号”水手长李斌说:“我们的船长聪明、用心、平易近人,他也有一种创新精神,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所有的船员和科考队员都凝聚成了一个整体。”

图为陆会胜在操纵动力定位系统。新华社记者程春香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