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三秦大地上播荫泼绿

2007-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北鹰 我有话说

历史上陕西森林茂密,但随着过量开垦、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绿色逐步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全省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0.92%增长到37.26%。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1.3亿吨,生态环境显著好转。

绿色之梦由此开始

“群山秃兀接愁云,塞上横荒悲作秋。风起黄尘弊天日,雨落泥沙遍地流。”,这是延安昔日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延安缺荫少绿,光秃秃的黄土地貌始终未曾有过多大改变。现在,延安到处是满目青翠、绿色遍布的动人景象。“延安变绿了,延安变美了!”凡是这几年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国家做出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后,延安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到2006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65.06万亩。

延安是一个十分干旱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为了树木成活,延安人采取平时整地挖坑,春、秋集中植树的方法,并采用蘸根、浇水和栽植容器苗等新技术。由于山高坡陡,多数地块机械派不上用场,在给树浇水时只能靠驴驮、人背或肩挑才能将一桶桶珍贵的水运上山头。满山一棵棵鲜活的树苗,都是群众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活的。

延安需要解决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实行封山禁牧。若不实行封山禁牧,满山跑的牛羊就有可能将新造林和牧草啃吃一光。为了推行舍饲养畜,各县(区)、各乡(镇)除采取宣传动员、因势利导外,还拨出专款扶持农民建舍种草,并采取贴息的办法帮助农民发展草畜业。

在延安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植树造林,其困难还远远不止这些,但经过延安人民几年努力,硬是将一座座荒山变成了充满希望的青山、绿山。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延安市有林地面积覆盖率增加了9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在延安地区,过去难以见到的白鹳、黑鹳、白天鹅、秃鹫、灰背隼、石鸡、斑鸠、相思鸟及狐狸、黄羊、金钱豹等动物经常出没于山林之中,飞翔于田野上空,生物的多样性已开始恢复。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增加58.2%。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塬村,全村149户516人,总土地面积8900亩,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荒山荒坡5500亩。十年前,石塬村因贫穷而出名,是典型的“三靠村”――吃水靠下雨,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1999年以来,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下,石塬村兴起了栽植花椒经济林的热潮,目前已在荒山荒坡栽植花椒5000亩,在退耕地栽植花椒1000多亩,花椒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总收入80多万元,户均收入5369元,人均收入1550元。

通过退耕还林的钱粮补助,陕西省有230万退耕户共计915万人直接受益,人均受益1469元。吴起县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8元,有10.5万农民通过退耕还林直接受益。当地老百姓说:“实施退耕还林以后,山变绿了,人变富了,生活变好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