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电子邮件在生活、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垃圾邮件问题也给人们带来烦恼。针对这一全球互联网热点问题,中国有关部门综合采取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行业自律、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遏制了互联网垃圾邮件的泛滥。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显示,2006年
中国反垃圾邮件的成果同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Symantec、Sophos等国际著名网络安全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均表明,中国是2006年度全球治理垃圾邮件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Sophos报告显示,2006年初,从中国发出的垃圾邮件占全球垃圾邮件的21.9%,而最新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已下降到7.5%。
于2006年3月30日起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填补了中国在治理垃圾邮件方面的立法空白。2006年8月16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依据《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首次对发送垃圾电子邮件的深圳某公司给予了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发送垃圾邮件,并罚款5000元,这一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了“互联网电子邮件举报受理中心”,开通了举报电话(12321),举报邮箱(abuse@anti-spam.cn)和举报网站(www.12321.cn)。从2006年2月21日举报受理中心正式成立到2007年8月底,共收到关于垃圾邮件的举报33万多起。
行业自律也为探索有效的垃圾邮件治理机制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互联网协会向互联网行业颁布了《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和《反垃圾邮件规范》。先后向社会公布了9次垃圾邮件IP地址黑名单,涉及境内外IP地址2508个,并组织会员单位采取统一行动对黑名单中涉及的IP地址进行联合封堵。联合相关企业建立了垃圾邮件综合处理技术平台,实现垃圾邮件黑名单、白名单的实时联动。
目前,中国互联网协会向社会发放100万份反垃圾邮件宣传卡,在网上征集20万反垃圾邮件签名,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宣传,征募2万名志愿者,培训1000名电子邮件服务器管理员。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全社会垃圾邮件防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互联网的跨国性使垃圾邮件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是反垃圾邮件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陈家春说。通过大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开展的大量实际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赏,并与国际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信关系。
尽管我国的反垃圾邮件管理水平、技术措施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必须看到,反垃圾邮件工作任重道远。陈家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垃圾信息已不满足于仅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播,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即时消息等都在成为垃圾信息的传播载体,垃圾信息以更加汹涌的态势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网络秩序。所以,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垃圾信息的综合治理,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