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构历史人物应有底线

2007-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近日媒体一篇文章提出,轻松解读历史人物无伤大雅。这个观点,想必不少人会认同。解读历史和历史人物,拘泥陈说害莫大焉;能够“突破被重重历史迷雾遮盖下被人为斧凿修正的所谓‘信史’,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实在堪称学术贡献。

可问题在于,这观点针对的不是“还原历史真相”理念下的“轻松解读历史人

物”,而是人们对顶着学者头衔不顾史实随意涂抹历史人物现象的非议。这就值得商榷。

不妨以李白是“古惑仔”为例来分析。李白是不是“古惑仔”,当用什么来证明?史实――以收集的史料为依据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结果。如果史实确实能证明,李白就是个“古惑仔”,那人们再怎么“感到不爽”,恐也无可奈何。

可那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提供的是什么?一本214页的书,真正分析李白“古惑仔”的文字就只有5页,其中却没有一处经过充分考证让人信服的历史材料,有的只是望文生义的推测与想象。在书中,作者认定,做“古惑仔”必须具备几个“要素”:会武艺,不怕死,讲义气,好斗鸡。而他又“引经据典”认为,李白不但会武艺,而且武艺高强;不怕死到敢于一个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既“拜师父”,又“收徒弟”,显然是个讲义气的哥们儿;好斗鸡所以才远去湖南、山东,进而想当然地得出结论:四个“要素”都具备的李白,“是个不同寻常的‘古惑仔’”。

结论之谬,再明显不过。且不说“要素”之说,放在习武、远游、斗鸡成普遍时尚的当时社会环境下是多么的荒谬;也不说对李白会武艺、不怕死、讲义气、好斗鸡的分析多属望文生义,缺少了史实的支撑;就假定此推论符合历史事实,李白确乎会武艺、不怕死、讲义气、好斗鸡,那就能据此断定李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古惑仔”?

虽然作者声称自己这样推测“并不是捕风捉影”,可谁能说这样的推测是一个学者负责任的科学研究结果?

不错,解构历史人物,轻松无伤大雅;借助现代的甚至是后现代的生动幽默语言,让原本枯燥的历史人物一个个鲜活起来,丰满起来,这是公众对历史解读的期待;学者通过研究表达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也无可厚非。但历史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客观理性,尊重历史事实,从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的限定条件出发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将历史人物带回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这是历史解读、历史人物解构不能弃守的底线。借口历史研究没有绝对权威,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帜,混淆时代差别,离开特定社会背景,以今人的眼光、思维和意识去打量、推测历史,主观地随意审判古人,这样远离学术的望文生义哗众取宠,即使很有“颠覆性”,除了让人闻到“厚黑”下的铜臭,又能给人什么呢?

历史名人和经典名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不顾史实随心所欲地“颠覆”,不仅误导公众,伤害文化,也是对承担着研究和传承文化责任的学者的一种讽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