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堡社区是沈阳市沈河区新北站街道一个不起眼的老社区。过去,这里是一片低洼地,无绿地、无树木、无硬覆盖,居民生活有“四大愁”:“自来水上不去楼、煤气管找不到头、拖欠动迁费没理由、走出楼门就摔跟头”。这里居住成分复杂,人称“三多两少一差”,即失业人员多、没退休金的人多、残疾人困难户多,党员少、干部少
几年过去了,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山东堡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辽宁省文明社区标兵、辽宁省文化先进社区、辽宁省平安示范社区、市红旗社区党组织等113项荣誉称号。前来租房、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外地学习考察团也接踵而至,大家都说这里环境美、人气旺、服务好。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今都觉得如沐春风,领略着人亲意浓的愉悦。
净化、绿化、美化――共建实现双赢,环境促进和谐
环境问题是最让山东堡的居民头疼的问题。这里的百姓做梦都想让院子里的道路平平整整,有花有树,干干净净……面对居民对美化家园的强烈意愿,社区党委下决心要把社区的环境搞好。
环境要改造,资金是关键。山东堡辖区内的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是中直单位,与居民小区仅一墙之隔,刚开始,许多居民随手乱扔脏物,生活垃圾直接从楼上扔到企业院中,严重影响了企业环境。社区干部主动到公司进行反复协商,提出了“共驻共建,实现双赢”的建议,使他们意识到改善社区环境,也就是在改善企业环境。这家企业随即决定出资建设社区环境。
这件事给山东堡的社区干部们很大的启发。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由23家驻社区单位组成的社区联席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了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几年来,这些单位用于社区环境改善的捐助资金达30余万元。
就这样,山东堡通过区里支持一点,街道自筹一点,物业公司和产权单位投入一点,驻街单位赞助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破解了环境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难题,社区里的垃圾山搬走了,自来水加压了,煤气管道改造竣工了,休闲广场建成了,健身器材安好了,楼道杂物清了,栽树、植绿、种花、铺路,硬把一个“脏乱差”的老社区建成了一个“绿、净、美、安”的温馨社区。
亲情、友情、真情――服务无微不至,和谐无处不在
社区处在城市基层的第一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更是各类群众需求的“汇集地”。和谐社区建设就是要通过优质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的需求,在利益协调的基础上达到和谐。
刑满释放青年小李是个孤儿,出狱后身无分文,意志消沉。社区党委书记段国会给他送去生活必需品,又给他介绍了在社区卖菜的工作。更为可喜的是,经过社区干部的介绍,去年,小李走上了人生的红地毯,婚礼都是社区给操办的。在婚礼上,小李紧握着段国会的手说:“我虽然是个孤儿,过去做了错事,本来感觉已经抬不起头,是社区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新生活,大家都是我的亲人,您就是我的妈妈!”
山东堡地区流动人口多,可社区干部并没有拿他们当外人看:“他们背井离乡不容易。到了咱社区,不但要一视同仁,还要更周到,让他们多为沈阳做贡献!”在沈阳打工的王莉和刘菁来自盘锦,由于工作在外资企业,党组织关系一直没有地方落。社区得知后,与相关部门沟通,成立了沈阳市首个“流动党员服务站”,极大地方便了流动党员。
服务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金色纽带,服务是传递温暖的绿色通道,它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增添了社区的凝聚力,让社区成为大家的“家”。
自觉、自愿、自治――百姓真正当家,齐心共创和谐
2002年,沈阳市进行第二届社区换届选举,山东堡率先推行社区直选。为了打消居民们“事不关己”的念头,社区干部每家每户讲政策,经过近半个月的辛苦工作,社区里所有年满18周岁的居民都作了登记,并同意参加社区换届直选。投票那天,99岁的张大娘也从楼上走了下来,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自己选出能给我们办事的好干部!”唱票时,社区干部们一次次听到自己名字,就像听到了一句句嘱托,接过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社区怎么建,百姓说了算。在社区整体改造时,社区干部与居民代表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环保志愿者提出新建几个大花坛,社区采纳了;老人们提出休闲广场要尽量离社区活动室近些,社区采纳了……社区按照居民的意愿进行了改造,居民们对改造好的社区也倍加爱护了。
“上访专业户”刘大姐,十年与某企业打官司,难题非但没有解决,还搭上了大笔的花销。社区干部多次和她谈心,主动出面与企业沟通,使她得到了盼了十年的补偿金。居民们无不称道:“社区真是百姓的贴心人啊!”
让百姓当家,社区就能成为一个“家”。居民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使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社区在自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山东堡社区美丽的家,丁香树盛开希望之花……”这里的每一位居民,都会唱他们自己编写的《社区之歌》。这歌声,唱出了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也唱出了和谐社区里最动人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