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对等联网 推进互联网信息广播

2007-10-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谷 我有话说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对等联网(P2P)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些人提出,对等网络技术妨碍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使得其他的互联网新业务难以开展,应该严管。也有不少人支持对等联网的发展,认为它代表了互联网发展的方向。不久前,一些地方的电信运营商也对对等联网提出批评,并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引起不

少用户的反对。

对等联网引起这么多的争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性。据统计,在我国,对等联网所产生的网络数据流量,已达到整个互联网数据流量的50%。在全球,对等联网所占的数据流量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对等联网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

对等联网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是互联网最本质的特征之一。“P2P”的英文本义就是“个体到个体”,它体现了人类个体之间沟通的原始需求。人类发明的电话,最早采用的也是对等联网方式。与其他的网络不同,为了增强抗打击能力,互联网被设计为无中心的系统,对等联网正是互联网这种“非中心化”特征的体现。在互联网上,两台计算机的地位是对等的,不存在谁是主、谁是次的问题。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都是对等联网的主流应用。以电子邮件系统为例,一封电子邮件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准确地传送到天涯海角的某一台电脑里。在现实生活中,这需要一个金字塔式的庞大的邮局的支持,金字塔的塔尖就是这个庞大的邮局的中心,世界各国的邮政系统也是这么设计的。但在互联网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邮局,也没有任何中心,所有的电子邮件都是以对等联网的形式传送,其效率反而远远高于存在中心的传统邮局模式。QQ、MSN、Skype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核心技术也是对等联网。今天,QQ已经成为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服务,有上千万人每天在使用它作为沟通的工具。MSN是全球最流行的互联网服务之一,每天使用的人数也超过千万。Skype是全球最流行的网上通话软件,它形成的全球网上电话系统音质好、覆盖面广,已威胁到传统电话的生存。以这些即时通讯软件的流行程度,如果限制其发展,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来说就意味着一场灾难。

对等联网解决了互联网信息广播问题

对等联网可以很好地解决一对一的沟通问题。在解决互联网上的广播问题时,它也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方法。

广播式的信息发布是人类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的重要形式,报刊、无线电广播、电视都发挥着这样的社会功能。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的重要社交平台和社会联系纽带,那么,必然要求互联网具备有效的广播式信息发布能力。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设计上的缺陷,互联网一直没有具备这样的信息发布能力。

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普遍通过网页浏览(HTTP)或文件下载(FTP)等方式发布信息,先将准备传播的文件放到服务器上,再从服务器一对一地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中。一旦需要下载的用户数量增多,在服务器的出口处就会形成“瓶颈”。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借鉴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原理。因为无线电广播是面对亿万人的,不存在“瓶颈”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专家在研究互联网上的广播技术,一直没有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在实践中,有少量互联网广播系统在应用,但投资巨大,也无法适应百万级、千万级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在2000年左右,美国工程师肖恩・范宁(ShawnFanning)等创立Napster公司,通过对等联网提供了解决互联网广播问题的新思路。Napster的思路是让每个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发送”信息,因此不会再出现服务器瓶颈问题。Naspter一面世就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美国大学校园里迅速流行开来。然而,Naspter网站上90%以上的下载内容没有版权。由于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起诉,Napster被迫解散。

在Naspter的启发下,BT、电驴等对等联网方式陆续出现,到2007年,BT已占发达国家对等联网数据流量的70%以上,占整个互联网数据流量的40%左右。反对对等联网的声音也是主要针对BT和电驴而来,批评者认为BT和电驴吞噬了网络带宽,并助长了盗版音像制品的泛滥。

趋利避害用好对等联网

一种新技术诞生之初,往往具有“双刃剑”的特性,既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危害。在一些发达国家,对等联网正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BT和电驴等对等联网方式已远离盗版,成为网络游戏公司和唱片公司分发视听作品的主要渠道。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则已成为工作交流的重要方式。

面对气势磅礴的互联网创新大潮,面对当前鼓励自主创新的大好形势,我们不应该畏首畏尾,闭关自守,封杀创新。而是应该进取有为,积极研究,趋利避害,让互联网的创新为我所用,改进我们的各项事业,特别是网络文化建设工作。

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设网络文化,也必然需要将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传递到四面八方,需要通过互联网广播式地发布大数据量的音频、视频等信息。这一切,都是对等联网大有作为的地方。

具体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关主管部门在针对对等联网制定政策、或者出台管理措施时,如果政策或措施的对立面是一半以上的人或事物,那么在制定的时候就应该慎之又慎,要多想一想,是不是管理者自身的观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