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高校学报生态环境的几点观察

2007-10-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伯海 我有话说

“生态”研究应是指对于一事物和与自己相关其他一系列事物之间所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链环关系的研究。这关系可能是相互依存的,也可能是彼此钳制的;可能是和谐共存的,也可能是此消彼长的。清醒地认识并善于调适自己的生存链环,保护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事物能够强化自我、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就我们高

校学报的生态环境来看,总体上是良性的。作为高校形象的窗口、培养人才的园地,学报工作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高校学报几乎都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专职队伍,不像西方或我国港台地区的一些高校,往往采取教师轮流兼职办学报的短期做法;学报工作人员能够享受较为合理的职称和待遇,可以专注、安心地工作;由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刊工程”等评优活动,促进了学报质量的提高和学报人才的出头。

但在高校学报的发展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影响其良性生态环境的一些现象。例如:

第一,同质现象较多,特色突出不足。我们见到一些学报几乎在进行着相似的劳动。选题上相似,策划上雷同,很难显出自己的特色,难有新意。这是学术类期刊生态建设的大忌。数量虽在增长,质量却未见提升。这会使读者生厌,也在浪费资源,破坏出版生态。只见数量增长,不见质量提高,这样的“广种薄收”,将导致学报出版弱化、边缘化。不断推出自己的学术新意,不断打造自己的学术个性,这是学报工作者要不断琢磨、实践与提高的永恒主题。

第二,各自为战,实力分散,在团结互动、组合攻坚方面尚待努力。现在的许多学报似乎都办成了“学术大全”式的刊物,并努力要成为进入学术核心的高端学刊。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学报这是难以做到的。如果善于组合力量(特别是在学术方面已有苗头却还年轻力薄的学报),打开门户,优势互补,将指头捏成拳头,合作攻坚,我们学报的实力与活力都会有所增长。一个善于集中力量,以强势存在的学报族群,远比弱而散的学报生存状态要强。

第三,今天的学报,几乎都遇到过人情关系、财物关系、甚至权势关系向刊物塞稿的难以回避的、无可奈何的难题。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污染学报的生态环境,也污染学术事业,污染学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我们学报为了净化自己的生态环境,不能对此熟视无睹,更不应推波助澜。

第四,从学报出版的生存链条来看,我们往往重头不重尾,在增强上游――编辑策划上狠下功夫,却忽视下游――发行与市场。对学报开发、组织和密切联系自己特定的学术读者群方面,多数掉以轻心。每一份学报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学术读者群、学术市场。否则,这份学报便无存在的必要。我们要善于开发自己的人气,形成自己的读者场效应,将自己所拥有的特定市场可能性用足。只有身躯而无强健的腿,这样的学报必然是羸弱的。

第五,从今天学术、文化、出版的国际化走向这一大趋势来看,我们的学报出版还不能充分适应这样的国际大环境。我们善于内向生存发展,缺少外向生存发展的能力。首先存在语言障碍(既难以充分地接受外国学术刊物,也难以用世界上应用较多的语言出版我们的学术刊物);其次是动态信息缺乏,对国际学术刊物的出版情况、市场情况及读者情况了解不足(尤其表现在社会科学学报方面);再其次是与国外学术刊物沟通的通道不畅,关系面窄。我们起码要有一定数量既办成中国的,又面对外国的学报,并且在外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中国学报事业必须加强营造的生态大局面。

第六,我们还要更彻底地走出学报工作者的“亚存在”状态。应该说,在学术、职务、待遇等方面,大多数学报出版人已经受到很好的关怀。尽管这样,我们仍不时地感觉到,在别人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认识深处,仍难免潜存着学报工作“亚”人一级的意识。我们还需要对学报工作的价值,它在教学、科研中所承担的使命,它在学科和学术人才的开发、组织、提升和培植以及采撷学科成果等方面所发挥的关键能动作用等方面,放开思想,进行再探讨、再认识、再定位。我们的目的绝不在高估自我,而在于避免囿于因袭而认识不到学报工作规律,认识不到自身的能量因而开发不足,工作难以做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