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测绘工程,是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几代测绘人的梦想。9月5日至9月19日,记者随测绘队员深入茫茫草原、戈壁、雪域,见证了规模宏大的西部测图工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队员
西部大开发亟须1:50000地形图
从今年7月起,国家测绘局下属的七个省局、院也陆续进入青藏高原东部和塔里木盆地东部,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开始大规模作业。国家西部工程项目部常务副主任辛少华介绍,在今年11月测区封冻之前,500余名测绘队员,120余台测绘车辆将在这两大测区5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作业,完成1100多幅1:50000地形图。
目前,我国西部还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没有1:50000地形图。1:50000地形图的精度很高,可以反映出地面50平方米大小物体,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它的空缺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矿石等资源需求巨大,1:50000地形图空白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藏、森林、水利和生物物种资源,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其资源和环境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未来10年内,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调查等重大地质调查项目多集中在西部1:50000地形空白区,目前这些项目所做的工作不及5%,大量后续工作迫切需要1:50000地形图的支持才能顺利展开。
社会对1:50000地形图需求强烈。目前,西藏内陆有9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1:50000地形图,老的1:100000地形图是几十年前做的,已远不能满足西藏发展的需要。西藏测绘局局长王维拉告诉记者,很多单位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西藏测绘局询问有没有出新图,一些来找图的单位无功而返,不得不花巨资自己测绘,资源浪费严重。今年,青海测绘局向青海各厅发文,建议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各部门反应非常积极,很快交通、民政等七家就与其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
辛少华介绍,国家西部大开发对1:50000地形图需求旺盛,加上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西部测图的技术能力,国家财力也可跟得上,西部测图工程因而得以现在展开。工程从去年4月拉开序幕,预计2010年结束。在5年的时间里,测绘队员将采用现代高新测绘技术,完成5032幅1:50000地形图,建成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专题要素数据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测绘保障和地理信息服务。
国家测绘局第六地形队西部测图项目生产负责人李革充满自豪地说:“测绘是开发的前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端。我们来了以后,这个地方可能就发展起来了。”
奉献在无人区的测绘队员
9月11日,在沱沱河渺无人烟的草原,记者见到国家测绘局第六地形队的朱发友时,他脸颊黑红、嘴唇干裂,气喘吁吁地和队友挪动着三角架,准备做控制点,这是他们野外作业的重头戏。今年雨水特别多,草原里很容易陷车,他们开局并不顺利。朱发友到沱沱河已经一个多月了,这里空气异常干燥,喝多少水都感觉得嗓子眼在冒烟;天晴的时候,太阳白亮亮的,强烈的紫外线灼得皮肤生疼。一分钟以前碧蓝的天空,乌云聚集过来,一分钟后就可能下一阵暴雨或者冰雹;空气里的含氧量只有65%,话说快了都会喘气。
为了到达控制点所在地,他们前一天中午2点出发,到下午4点多,行程不过30多公里,趟过了3条河。在没有路的草地上探路,车子颠簸得厉害,五脏六腑都仿佛快颠出来了。在开过一块看似干燥的草地时,车子陷了下去,车轮拼了命地挣扎,无数泥点溅满了车身,所幸车子出来了。队员们笑着说,这已经是老天赏脸了,一个礼拜前,朱发友及庞明新小组前往乌兰乌拉湖,在葫芦湖西15公里处4辆车均陷,无法脱身,晚上住在汽车边。而队员们经历过的最高记录是100公里陷车27次,前车陷了,后车来拉,又陷……队员们不得不把车上300多公斤一桶的油和水一件件搬下来,待陷车拉出来后再搬上去,在高原这是件异常艰苦的事。
找块干燥、背风的草地搭好帐篷后,朱发友和队友们用特制的高压锅炖了一锅土豆牛肉,吃得津津有味。西部测图项目陕西测绘局前线总指挥姜东方说,这是他十几天里吃到的第一顿米饭。野外控制调绘的地点离驻地一般有几百公里远,又是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地区,所以测绘队员每天的午饭都是在风沙中吃的。而天气比较热,他们只能带一些耐低温、不易变质的饼之类的食品,难得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
看似干燥的草地其实很潮湿,加上高原缺氧头疼得厉害,夜晚又特别冷,晚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后来地形一队的老测绘队员叶宝安告诉我,长期在高原、野外作业,睡帐篷,测绘队员患关节炎的特别多,心脏也很容易出问题。
进入测区几公里后手机就没有信号了,朱发友说家里人特别惦念他的安全。他出测区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婆和孩子打电话。朱发友个子矮矮的,一脸敦厚,说他忙于测绘,每年只有一个月时间能呆在家里还得忙工作上的事情,老婆孩子对他意见很大。
顾不上家庭是测绘队员们的常态。国家测绘局地形一队党委书记段同林说:“测绘人有很多的遗憾和愧疚,作为儿子,他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留给父母的是遥远的牵挂;作为丈夫,他无法让妻子享受到花前月下的浪漫,留给妻子的是繁重的家务;作为父亲,他没时间担负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留给孩子的是父爱缺失的童年。”
虽然有这么多遗憾,测绘队员们心里却充满了自豪感,国家测绘局第四地形队的贺慧猛说:“我感到自豪的是,身为一个测绘工作者能为我们国家最后一片无图区西部测绘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位队员邹广宇则说:“作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为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测绘事业而感到自豪。我敢向世人呼喊: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青藏高原、巍巍昆仑,都留下了我的足印,就算最终会被无情的风沙所掩埋!”
测绘队员和社会直接打交道不多,不善言辞,但做起工作来却丝毫不马虎。地形四队的老黄胳膊被打碎的玻璃划伤了,缝了四针,却拒绝请假,依然和其他队员一样带着小组野外工作,晚上打着吊瓶还要工作到很晚。伤口缝合已经一周多了还不能拆线,医生说因为他没能好好地休息,所以伤口愈合得不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拆线。
测绘高科技大显身手
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西部地区1:100000测图“大会战”中,曾有100多名测绘人员受伤致残、42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此次西部测图工程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采用了诸多高科技手段保证测绘队员的安全。
国家测绘局把以前只用于海上报警的海事设备用于陆地,装载在行进的测绘车辆上,车载海事卫星监控设备可以自动把车辆相关信息发给指挥部,测绘队员离开车辆作业时可以佩带北斗卫星手持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监控站可以实时追踪每一名作业队员的位置,也可以实时准确地定位每一台作业车辆、作业组的位置,便于意外情况发生时的自救、互救以及他救。
据介绍,此次西部测图工程使用卫星遥感测量技术,给作业带来了极大方便。首先,要做的控制点大量减少。卫星成像系统在高空飞行,影像覆盖范围广大,地面少量控制点便可控制较大区域且可以满足成图要求。4万平方公里测图范围内,必要控制点做16个就可以了,而用飞机航拍需要做的控制点可能是现在的10倍,这种稀少或无控点测绘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其次,控制点的位置选取比较灵活,遥感立体像没有航片对控制点要求那样严格,点组间的距离一般在100公里至150公里,点位的移动和选取都给测绘单位提供了极大空间。
我国自主研制的后期图像处理软件,在此次西部测图工程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部副主任王英斌介绍,这次采用的基于多影像、多匹配特征的自动匹配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人工编辑工作量,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在影像处理上,此次西部测图工程实行先内业后外业的作业模式,内业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外业人员根据内业的采集内容进行实地判译、标注,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也使内外业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