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晓:孝心感动天下

2007-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宗立 特约记者狄春华 我有话说

张晓是前不久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18岁。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这是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给张晓和其他10位孝老爱亲模范的致敬辞。在18岁的张晓身上,“至孝”和“勇气”,就在于“14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1993年,张晓4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由于悲痛病倒了,从此生活无法自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得已,外公外婆将张晓母子从内蒙古额济纳旗接回了甘肃平凉老家,借住在亲戚家。可时间不长,他们就成了亲戚眼中的包袱,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将母子俩拉了出去。眼看就要流落街头,村子附近好心的大妈腾出自家看守菜地、不足3平方米的小草房,供二人栖身。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晓开始照顾母亲。然而,毕竟是一个4岁的娃娃,他那时候“做饭”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做饭”,仅仅是尽自己所能熬点米汤、煮点面糊糊,填饱母亲和自己的肚子而已。锅台高,够不着,他就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时常被沸出的米汤烫伤胳膊。

母亲看到自己无能为力照顾孩子,反倒让年幼的孩子给自己做饭、喂饭,经常伤心地痛哭流涕,感叹命运不公,有时甚至想一死了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晓懂事地劝母亲:“妈,你要是走了,这个世上我就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你不要怕,有我在,就不让你饿着。”

由于母子二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吃饭问题全靠好心的乡亲们接济,这家给一个馒头,那家端一碗面,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张晓说,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每天能吃一个白蒸馍”。可只要有一口吃的,张晓肯定会找出各种不爱吃的理由让母亲吃。有一回,邻居端来一小碗肉,家里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着一点荤腥。母子俩你推我搡,谁也没有吃。张晓的一位邻居老奶奶说:“这娃太孝顺了,我活了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娃!”

虽然生活困顿,但是张晓的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不错。没有铅笔,捡同学的笔头套一个水彩笔管用;没有书包,邻居大婶用一个旧迷彩裤给他改做一个;没有钱买复习资料,借同学的资料把题目抄下来回家做。从小学到初中,张晓年年都得“三好学生”奖状。“照顾母亲”和“学习”这两件事,张晓哪一个都不想放弃。代价自然就是起早贪黑地“奔忙”,十几年来,张晓甚至连离家很近的公园都没有去过。从初中到高中6年时间,张晓的时间表几乎没有变化:早晨5点起床,收拾好自己,给母亲接尿、穿衣、洗脸、梳头,再烧水、打扫院子、上学;中午12点半下课回家,做饭、收拾碗筷,背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上学;晚上6点20下课、回家,给母亲取个馍,倒杯水,急急忙忙赶去上晚自习,晚10点半回家,必须给母亲洗脚,以缓解她的病痛,再开始捡第二天的菜、和面,还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才睡觉。这时,已经是半夜12点多了。周末,张晓更忙,除了学习,还要拾柴、挑水、蒸馍、洗衣服、晒被子,给母亲洗头、擦身子……

苦难没有压倒张晓,靠着自己的努力,张晓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现在,他被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学校还免去了他3年的学费。生活上,他和母亲享受到了“低保”,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母亲多年的病痛,也在兰州一家医院的免费治疗下有所缓解。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面对记者,张晓还是那句话:“照顾母亲,天经地义,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前不久到北京领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张晓既兴奋又有些遗憾,因为他没有和母亲一起来。他说,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让母亲有一天也能登上天安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