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2007-10-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段笑那 本报记者苗家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辽宁医学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办学特色,积极研究和探索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依靠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专业设置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辽宁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立洲。

记者:高校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您是如何看待办学特色的?

张立洲:办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学方面的特色及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特色,同时也包括科研特色,为社会服务的特色。医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认为,应该把握三个要求,一是医学院校必须根据国家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确立自身建设发展的科学定位;二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三是办出自己的特色。我校从战争时期的老军校发展到以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医学院校,至关重要的一条经验和启示,就是全校师生员工始终保持着老军校的光荣传统,把艰苦奋斗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勤俭攻坚”的辽医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落实在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上。1958年迄今,我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全日制毕业生近2万人,其中有一大批德术兼备的毕业生,长期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广受赞誉。

记者: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这对医学院校办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张立洲: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卫生人才匮乏是一个突出问题。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卫生人才,医学院校责无旁贷。我国城市卫生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高等医学院校要把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记者:医药院校如何适应这些需求,调整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突出培养特点,培养适合基层的医药实用型人才?

张立洲:我校遵循“重基础,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素质,拓宽口径淡化专业”的原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完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医农渗透(人畜共患病),医工渗透(食品与卫生安全);医法渗透(医事法律),重新界定了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分布。进入新世纪,我校领导班子组织专家,认真分析国家经济走向以及教育发展趋势,瞄准医文结合的边缘学科人才培养的空白地带,开设了新专业。2002年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医事法律方向两个专业方向);2003年―2005年,以生物学、生物化学为学科支撑,先后开办了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等新专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医牧结合的院校之一。

记者:辽宁医学院提出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立洲:早在1989年,辽宁医学院就有一批名师和专家潜心研究学校的第二课堂和隐性课程教育工作。我校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心,花大力气,重点投入,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上,缩短了必修课学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设了人文素质选修课80门以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医疗工作因涉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判断等严肃问题,使得医学生的人格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学校通过通识课程把学生人格的培养作为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大学生人格的陶冶、心性的培养、精神生活的提升,除课堂教育外,学校还重视组织社会活动,从为病人服务等各种细微的工作来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学校从1997年至今连续十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十余年来,努力打造“健康快车、送医下乡”这一实践活动品牌,潜心设计每一次实践主题,把“三下乡”看作是一次思想教育活动,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同时,使大学生了解社会接受教育。我校立足于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遵循“重基础,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素质,拓宽口径淡化专业”的原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完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