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 让长春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2007-10-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注重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改善民生,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评

价作为第一标准,召开了全市民生大会,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民生工作的意见》和《长春市2007年民生工作行动计划》,着眼于百姓的生存、安全和发展需要,确定了10大类94项具体工作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民生工作的开展。

着眼群众生存需要解决民生问题

从满足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入手,我们突出解决了就业、保障、住房问题。一是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实施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加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开发,重点解决“4050”人员、低保对象、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91260个,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9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32人,“4050”人员17015人。二是立足于让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社会保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保障内容,扩大保障范围,适时提高保障标准,使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突出抓了“百万居民进医保”和“百万农民进新农合”工程,在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已参保116万人,两年内将实现全面覆盖。新农合新增156万人、达到338.4万人,已经实现了农村全覆盖。全市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万人、70万人。三是推动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展了棚户区改造攻坚战,从去年开始,对涉及近10万户居民总计71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进行了集中改造,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改造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快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努力使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进一步得到满足。

着眼群众安全需要解决民生问题

总的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饮水、食品、药品、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治理力度,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长春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市建立完善街面防控、社区严控、内保布控、人口管控、阵地守控、技术监控六大系统。二是构筑公共安全保障。强化生产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了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工程,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全面提高公民的安全防范素质。三是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及各种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程序。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工作,构筑公共安全屏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安全、安心。

着眼群众发展需要解决民生问题

积极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医疗事业、文化事业,着力解决群众发展需要问题,使老百姓行有所便、学有所教、病有所治、娱有所乐。一是改善交通环境。在城市还没有出现大的交通拥挤情况下,超前谋划城市交通,今年重点规划了城市四环路、轻轨三期、西部客运站建设等项目,将于明后年开工建设。二是改善人居环境。长春市集中建设了一批精品社区、精品小区、精品街路、精品园林。三是实施教育均衡行动计划。突出改善农村教育,对城乡结合部3所相对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在市属4县(市)新建了县域职教中心,组织城区80名校长及有经验的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对200名农村学校校长和1000名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四是开展惠民医疗和医疗支农。培训农村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305名,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100名;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遍设立了惠民门诊和惠民病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形成了四级公共卫生网络。五是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文化场馆建设,突出发展街道综合示范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及农村文化夜校。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系统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平等教育,让城乡人民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