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2007-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第三次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副司长徐维凡,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及靳辉明、顾海良、杨瑞森、梅荣政、张耀灿、郑永廷、张雷声、刘书林等专家学者70多人出席会议。

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

体性是指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特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从世界观、方法论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是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学理与应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能够包容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整体性,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内容芜杂、缺乏逻辑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恰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层次的严整性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三个层次。与会者提出,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起点范畴或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与科学要求,因为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才能真正体现这种整体性。

与会者说,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与会学者提出两种观点:一是“渗透论”,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和各门课建设应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及各个二级学科的具体建设中。二是“互动论”,即二者存在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双向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理基础和学科支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支撑。与会者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关键要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机制,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尤其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对应与衔接上下功夫,着重探索在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层面二者有效互动的方式与路径。(谭顺佘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