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的各项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迎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在十七大精神
一、新世纪新阶段,船舶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七年,随着国内外造船市场的持续兴旺和国际造船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在造船产量、能力规模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产品结构、造船效率、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造船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世界造船大国地位得到不断巩固,推动世界造船竞争格局进入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新阶段。
规模总量大幅跃升,进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十五”期间,我国造船完工量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40%。与世纪之初相比,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翻了两番,占世界市场份额从2000年不足6%跃升到近20%,远超过欧洲造船国家的总和,与日韩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随着上海长兴、广州龙穴等新兴造船基地形成批量接单能力,2007年上半年,我国承接新船订单426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2%,超过“十五”期间造船完工量的总和。目前,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突破1亿载重吨,占世界市场28%的份额,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领跑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继2005年造船完工量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以来,2006年造船完工量、新船承接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二。
经济效益大幅增长,骨干企业造船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我国企业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17.5万吨级散货船的船坞和码头周期分别从首制船的369天和109天缩短为双50天,达到国际先进造船企业的水平。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船舶工业经济效益实现了大幅跃升,全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本世纪初的69点提高到2006年的159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不足4万元/人年提高到12.7万元/人年。2006年实现利润超过“十五”期间利润总和;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1%;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指标逐年提高,2006年实现利润是1999年集团成立之初的60多倍,2007年还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产品结构优于日本。通过持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船舶订单结构从本世纪初以中小型散货船为主(约占50%),转变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并驾齐驱、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明显增加。油船、集装箱船手持订单超过日本,散货船超过韩国,均居世界第二位。由我国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率先自主研制的17.5万吨级绿色环保型散货船已经成为世界级品牌,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40%。液化天然气船(LNG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万箱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设计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特别是通过对LNG船的多年开发研究,成功承接了14.7万立方米LNG船,一举进入世界造船尖端技术领域,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技术垄断。目前我国船舶工业产品结构高级化程度已经优于日本。
二、解放思想,创新做强,是新形势下船舶工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也是当前船舶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促进船舶工业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法宝。开创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新局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未来5到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关键阶段,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船舶工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全面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方针。
解放思想,就是要不安于现有的成绩而裹足不前,要勇于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在“做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规模能力上与日韩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通过加快建设长兴、龙穴等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我们将完全具备与日韩竞争的物质基础。当前全行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打破思想束缚,树立坚定的信念,不仅做大更要做强,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开创全面建设造船强国的更为广阔的前景。
解放思想,就要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来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阶段就是要切实推进创新做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并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创新做强,是应对未来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加大新形势的迫切需要。纵观当前及今后造船发展形势,国际船舶市场已经连续数年高位运行,世界造船能力迅猛扩张将很可能使国际船市的供求关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卖双方平衡”甚至是“买方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造船业将与日韩展开全方位对抗竞争。当前韩国、日本在船型研发和设计、造船技术和模式上仍保持领先优势,而越南等新兴造船国家凭借着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加速扩张,在此情况下,我国造船业单靠要素投入提升硬件水平来扩大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前除了市场回调风险逐渐加大外,国际造船标准、规范频繁出台,人民币汇率升值、利率上调等都将给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从产业自身发展来看,随着近年来产业规模的快速提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内在素质和软实力亟待提高,否则不仅难以巩固做大的成果,还将严重影响产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创新做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推进创新做强,就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扬已有成绩,进一步做大的同时,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创新,在发展战略上更加注重做强。创新,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科技水平的战略基点,推动船舶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产业;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船舶工业;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改革发展各个方面,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精神,凝聚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持续推动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强,就是要建立以成本、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强化国际竞争能力;就是要以增强企业素质、强本固体为基础,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强化抗风险能力;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以确保长远发展为目标,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强化持续发展能力。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做强,加快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就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力争使我国船舶工业在造船产量问鼎世界的同时,在经济规模、科技水平、管理水平、人才队伍、盈利能力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好重大工程建设,形成世界领先的经济规模。“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三大造船基地建设的战略决战期。三大现代化造船基地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经济规模世界领先,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能力保障。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集中力量高水平、高起点建设好长江口、珠江口和环渤海湾三大现代化造船基地,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以适应世界造船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大趋势。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高起点加快建设重大工程,尽快形成先进造船能力,抢抓市场机遇。要坚持硬件、软件建设齐头并进,建厂与建模相结合,在投资、配置先进造船设施设备的同时,将现代造船模式、先进管理经验、高级技术人才引入到新基地建设与发展之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现代化造船中心,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整体实力,争创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推动科技进步从跟踪模仿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尽快提升船舶工业整体科技实力与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船舶工业做强的支撑作用,加大科技发展的贡献度。要坚持走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的发展路径。要着眼于产业发展的现实紧迫需要和未来长远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主流船型领域,打造一批精品,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化产品群;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积极开展20万立方米级LNG船、万箱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增强技术储备,为实现“科技领先、科技引领”打下良好基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厂所合作,逐步建立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制造的较为完善的创新链。
三是要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建设高效节约型船舶工业,
创造世界领先的管理水平。要按照造船总装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加快推进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配套体系建设,发展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构建和完善现代化总装造船体系。要按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深化生产设计,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控制造船成本,形成世界领先的盈利能力;要按照信息集成化的要求,加强造船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企业共享信息平台,推进数字化造船。要按照绿色造船的要求,积极开发瞄准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安全船舶,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大对先进节能降耗技术与方法的推广应用,不断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促进船舶从建造到运营、拆解的全寿命周期的环保与节约。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造船效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达到世界领先。
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造就世界领先的人才队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在当前造船人才紧缺,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和结构都难以满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要积极推进造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籍造船专家,探索建立全球智力资源网络;要依托项目、工程,加快企业内部人才培养。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形成业务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以人为本”,创新用人机制。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
五是要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打造世界领先造船旗舰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船舶工业做大做强。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平台提升融资能力,扩大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延伸做强产业链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此同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推进核心业务战略重组、整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转换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把中国骨干造船企业打造成为管理高效、机制灵活、决策科学的世界领先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作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