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健康的守护神

2007-10-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胡其峰 我有话说

战胜军始终认为,对医生来说,患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他们,为他们防病治病,那是医生的职责。1998年初,家住万家村的马桂香老人,患胆结石在院里做了手术,术后10天回到家中,误将苞米花皮吸入气管造成剧烈呛咳,导致刚拆线的刀口迸裂,胃肠涌到腹外。老人的7个女儿认为,母亲是在新发医

院做的手术,医院不能不管。结果,把老人往医院一扔,1分钱不交,就都走了。看到这情景,战胜军啥也没说,马上为老人做了手术,并留在医院治疗了20多天。这期间,只要战胜军在医院没有手术,就守在老人身边,陪她叙家常,喂她吃喝,帮她梳头,有时还给她接倒大小便……同病房的人都羡慕地对老人说:“你老可真有福气,战大夫都快成你儿子了。”出院时,老人的7个女儿非常愧疚地向战胜军道歉和感谢,并主动补交了近4000元的医药费。

患者求诊,是对医生的信任;有诊必到,则是医生应尽的职责。2000年5月14日晚上,战胜军10点多钟才回到家,刚脱衣服躺下,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说有急诊,他又立即赶回了医院。原来,前进村中年妇女魏淑霞临产,因没有钱,在家里让丈夫接生,出现胎盘滞留,3天后才来医院。来院时产妇已出现失血性和感染性休克,生命垂危。在患者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战胜军立即组织抢救,并从医院垫付了3000元钱,派人派车到市血站取血,为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事后,魏淑霞逢人便讲:“要不是战大夫,我恐怕就活不到今天了。”

战胜军经常主刀手术,有很多接“红包”的机会。遇到这种事情,他都婉言谢绝,谢绝不了的就把红包当作患者的住院押金交到财务。为了让农民患者看得起病,战胜军摸规律、搞测算,在1995年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和“药品采购、使用目录制”,制定了《医患协议书》、《告患者书》,详细告诉患者各种诊疗所需的费用,以及对医生收“红包”、超标准收费的处理办法,还公布了百余种疾病的限价收费标准。这些措施的实行,既为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又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患者的利益。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战胜军自己也疾病缠身,先后3次受到死神的挑战。1994年1月,他突发心梗,晕倒在手术台旁;2001年2月,他再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检查,系再发性心梗、室壁瘤,做了动脉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手术;2004年10月,战胜军又被诊断患了肺癌。疾病使战胜军的身体每况愈下,化疗后更是严重虚弱,连回家上4楼都要歇十几次。看到丈夫还像以往那样拼死拼活地工作,做医生的爱人既理解又心疼:“自己多保重吧,没命了,什么都干不成了。”这个道理战胜军怎么会不懂呢!可当他看到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送来的各种“偏方”、营养品、自家种植的蔬菜,听到他们“战大夫,好好补补身子吧”那质朴的话语,战胜军知道,自己离不开医院、离不开患者。

战胜军被誉为“农民的好医生”,曾获哈尔滨“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种荣誉,并被光荣地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他总说,只要我还能站,就要坚持上手术台,就要为农民治病,就是死了也不后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