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等21名行业、院校的知名专家近日聚集一起,根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的不同类型,对110个项目进行独立初评。今年3月,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依托苏州经济规模优势、产业集聚优势,通过政府、创新创业载体和金融机构的集成扶持,苏州市计划每年
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立平告诉记者,人才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探索一条高层次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助推经济腾飞的和谐之路。
高端“引智”,让苏州真正“笑”起来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表征的是产业链利润的“U”型分布。在这个曲线上,处在两端的设计研发和销售服务产业利润率一般为20%到25%,而处在中间的加工型生产企业的利润则只有5%左右。目前,作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的苏州,尽管许多产业规模不可小视,但仍处在“U”形曲线的低端。而一个城市要想真正“笑”起来,其产业就必须向上往“U”型的两端延伸,寻找利润曲线的高端位置――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要想紧跟国际经济潮流和世界产业发展步伐,就必须由“苏州制造”走向“苏州创造”,必须由投资拉动走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到创新依托。那么创新发展,谁堪大任?谁能为苏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是人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加快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新要求,高端引智,就必须把目光瞄准自主创新关键领域,重点引进集成电路与软件、现代通信、光电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加快苏州市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高端?如果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定然失之于宽泛,缺少可操作性。为此,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的文件对高层次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学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权,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较好市场潜力和产业化前景;具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背景,是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带头人,能够引领产业发展走在国际前沿,或在引领苏州重点产业领域中带技术、项目、带资金等。
栽“梧桐”,得“凤”来“栖”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哺养。高端“引智”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能为人才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梧桐叶茂,得凤来栖。能筑怎样的“巢”,不但决定着引才的多寡,更决定着引才的质量。
2005年和2006年,苏州市分别出台了《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关于实施“千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的若干意见》,对引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万元至100万元的安家和生活补贴及资助,用人单位按政府资助金额不低于1:1.5的比例进行匹配,用于改善人才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
今年,苏州市实施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将目光锁定于海内外高科技领军人才,为他们开出了更为优厚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的安家补贴,以及200万元的科技专项扶持,并由苏州市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给予不少于风险投资基金首次投资额10%的配套投资。
为让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有梯队人才支撑,苏州花5年时间建设了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11所国内外名校都在此开办了研究生院,设有软件工程、物流工程等近20个紧跟地方经济需求所设置的热门专业。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在苏州,政府官员“出门”,不搞一般意义上的招商,更多的是科技招商,整个行程还被赋予一个更重要的使命――高端引智。此类活动不仅在海外,在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成都等人才高积聚地区也不断进行着。目前,苏州市不但在留学生集聚地区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建立了4个海外人才联络处,进一步畅通了国际人才(智力)供需渠道。而且,各地都开通了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各行业主管部门都加强了对本行业前沿技术及骨干人才信息的了解,建立了国内行业领军人才信息库。
为了提高猎头公司为苏州“猎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苏州市还开出了每引进一名重点科技项目领军人才奖励10万元,每引进一名重点建设项目或重点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奖励1万元至5万元的优厚奖励政策。有专家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是苏州市提升人才工作专业化、社会化水平的积极尝试,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才工作的创新之举。
此外,苏州市还以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为依托,积极建立“两栖”式的柔性人才载体。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业“借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柔性”研发机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激发了良好的人才集聚效应。今年实施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截至8月,申报者已近百人。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首批申报资助,苏州市在全省44名入围者中占得13席,位列全省榜首,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年增长率已连续两年超过人才总量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