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梁捷)发热内衣具有吸湿、主动发热升温的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消费者尚不了解发热内衣用料特殊性的背景下,个别商家钻发热内衣尚未出台标准的空子,混淆概念、发布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在京召开发热内衣与保暖内衣机理说明会,并发布消费
自2005年以来,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率先将用于登山等专业体育服装的发热纤维用于开发高档“发热内衣”,并逐步形成了新的内衣市场。但一些厂商偷梁换柱,把“发热”当成概念,把“发热纤维”这一技术当成诱饵,在未添加发热纤维的情况下,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发热内衣”。一些厂商使用的是远红外纤维等材料,却在产品标识上标注成发热纤维,以假乱真。在销售环节,业务人员故意混淆保暖与发热、普通纤维与发热纤维、保暖内衣与发热内衣的概念,把普通的保暖内衣当成发热内衣卖,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
据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负责人和国家针织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专家介绍,发热内衣使用的是发热材料,其热量是内衣主动产生;保暖内衣使用的是功能性材料,系被动保暖,是通过减少透气性、减少热量的散失,达到保暖效果,内衣自身不会主动发热。发热内衣和保暖内衣的发热和保暖机理截然不同。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已着手制定“发热内衣”标准,预计明年实施。在标准尚未出台前,该协会要求生产企业在包装盒上加贴黄底黑字“发热内衣”标识,以此对两种不同产品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