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类探月史话(十三)

2007-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柳明辑 我有话说

1961年5月5日,“水星MR3号”飞船将美国首位宇航员谢波德送上天,亚轨道飞行时间15分钟。“水星号”飞船工程至1963年5月15日结束,共发射飞船14艘,搭载航天员6人。其中1962年2月20日“水星6号”飞船环绕地球后,水星7至9号飞船载人飞行,全部获得成功。

美国为了给阿波罗登月做准备,在“水星号”飞船基础上,

于1961年11月开始进行第二代“双子星座”飞船工程。目的是测试飞船轨道交会、对接、变轨、太空行走等问题。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得知消息后,要求科罗廖夫也设计运载2人的飞船,继续同美国竞争。这促使科罗廖夫参照美国“双子星座”飞船工程,为赶在美国前面完成首次太空行走,将“东方号”飞船改进成“上升号”,成为苏联第二代宇宙飞船。飞船总长5.0米,最大直径2.43米,重5.32吨,舱内空间1.6立方米,乘员2名。

当“上升号”改进接近完成之际,赫鲁晓夫又要求飞船乘坐3人,并要求在1964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节前发射。无奈“上升号”座舱太小,放不下3人。最后飞船回收部主任提议,3人违反常规脱掉臃肿的宇航服,总算挤进了座舱。

1964年10月12日,“上升1号”飞船进入轨道,逗留一天绕地球16圈后返航。虽然创造了首次3人太空飞行新纪录,但是火箭发射阶段不穿宇航服,过于冒险和存在侥幸心理。为了争抢第一而违反科学规律,也为日后的大灾难埋下隐患。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飞船宇航员列昂诺夫,完成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历时12分钟。列昂诺夫通过一个气闸舱进入太空,距离飞船5米,完成了观测、拆卸等实验。回舱时遭遇不测,原来只要1分钟,由于宇航服严重膨胀,耗时8分钟才勉强回到气闸舱。

英国人事先已预测到宇航服在太空膨胀问题,等着看结果。他们对“上升2号”无线电进行监听,知道苏联太空行走遇见麻烦,甚至还听到列昂诺夫的声音:“……不行,还是不行。”“再来一次……”

“上升2号”飞船返回地球时因故障而多飞一圈,偏离预定地点800公里,宇航员在雪地中熬了一夜才被救起。值得欣慰的是,苏联的“上升号”飞船验证了人在太空中的适应性,再次创造了多项第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