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企业要承担工程教育的责任

2007-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包起帆 我有话说

我想就自己经过工程教育的培养进入企业后不断创新的经历,现身说法,谈谈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心得体会。

大学毕业20多年来,我历经了工人、助理工程师、车间副主任、技术副经理、经理、副总裁等众多职位,虽然身份不同,但我始终认为,岗位可以变,创新不能停。创新好比种树,要选好的树种,要有适宜

的土壤,要有精心的栽培,只有这样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只种能结果的树

――求真务实是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

搞创新,首先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课题必须是生产急需的,这个项目将来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棵创新之树会结出硕果。至于那些表面文章、空头支票和成果搞成后锁进抽屉、堆在墙角的项目,我坚决不搞。我觉得,求真、务实、致用是创新发明的命根子,也是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本质要求。

2003年,挑起了集团公司基本建设的担子之后,我大胆地把创新意识引入到码头的建设中去。我们联合北京中交水规院开展“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的研究。为了节约投资,我们提出用虚拟技术建立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为了使码头工艺更科学合理,我们又提出新型的现代集装箱港区功能模块横断面布置模式;为了提高装卸效率,我们率先把双40英尺集装箱桥吊等港机新装备应用到港口码头。以上创新技术结出了硕果:建成后合资投产仅一年的外四期码头,因为成功营运,被世界航运界巨头马士基集团评为“最具活力的码头”。

其实,这个项目在开展初期,很多人并不看好,认为造码头有规范,按老规矩办事就行了。但我觉得这颗种子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港口的筑港水平,符合现代集装箱码头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就果断地播种。由此可见,在工程教育中,让老师走近企业,让课本贴近生产实践,让学生了解企业,实在太重要了。

选种要有好眼光

――持续学习能力是工程教育的根本方法

目前,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到企业来,不能马上发挥作用,都面临着重新学习的局面,所以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应该成为当前工程教育的根本方法。就我个人而言,是通过“三个途径”和“两个交叉点”来不断学习的。

第一,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我以前的学历只有大专,前几年才读完物流本科,现在我还在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想自己在上港集团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如果不持续学习,迟早会“江郎才尽”。

第二,拓展国际视野。应当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有技术上的差距,这就更需要知己知彼,虚心学习借鉴。我主要通过论文、杂志、媒体广泛吸纳国际前沿技术;通过研讨会、展览会观察国际技术发展方向;通过与国外的业务谈判、技术交流来全面掌握信息,开展合作。

第三,培养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要不断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长期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和好奇心;对现有的问题勇于质疑,提出不同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发展创新的方向。

与此同时,我一直在寻找“两个交叉点”:一个是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自己本职工作前进方向的交叉点;一个是已经成熟的国际科技成果和自己本职工作难点的交叉点。找到了交叉点就是找到了好的创新目标。

不见硕果决不罢休

――过程与细节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们常看到这一现象――“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为什么?因为有人以为种完树就完事了。其实不然:一旦下了种,就要让它生根发芽,要把小苗培育成大树,不结硕果决不罢休。

我们开展的“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研究”,其中有一个难题是起重机无法识别各种各样的集装箱卡车,项目为之足足拖延了一年都无法完成,我们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创新的法宝。我和同事们一次次地开会讨论攻关方案,一遍遍地试验,终于使难题有了转机,并最终被攻克。

在创新的过程中,没有一个项目会一帆风顺,几乎都会遇到挫折,有时难免会有很多委曲,这就需要勇气和毅力。因此,在工程教育中,有意识地强化锲而不舍、关注过程和细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动员大家一起来种树

――团队精神应贯穿于工程教育的全过程

单打独斗还是团结协作是当今工程技术人员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创新过程中,很多成果都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都是产、学、研结合的产物。在这些项目中,个人只不过出了个点子,立了个项,带了个头儿,关键时刻出了点力,大量的工作都是团队做的。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项目都是硬骨头,没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很难完成,所以团队精神、协同作战是创新成功的基本保证。

与我们的学生时代相比,现在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所消弱,个人价值凸现越来越强,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应该把团队精神的教育贯穿其中。

果子丰收后利益要共享

――工程教育应关注奉献精神

工程教育应该关注奉献精神,共享成果应该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科技成果好搞,奖金难分”是通病。我认为创新成果出来了,不要忘记每一个参与种树的人,只有分享成果,才能凝聚团队。

从1981年我的革新成果获奖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国家级的、部级的、市级的、还是局级的奖项,奖金的绝大部分分给团队,属于我个人的奖金也全部送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我已经坚持了26年。从自己的切身经历,我体会到,工程科技人才的成功仅仅靠“专业”的成功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共享”上成功,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的工程教育已经为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然而新形势对中国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企业不但有渴求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愿望,更有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外部支持的责任。

(作者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