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献给母校的赞美

2007-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蔚文 我有话说


海南华侨中学教学楼资料照片

海南华侨中学简介

海南华侨中学创建于193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华侨中学。校址原在云南保山,后迁往贵州清镇,再迁至四川江津,1946年搬迁到现址。现校名“海南华侨中学”系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香凝女士亲笔题写。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自己是国家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基地”与“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之优势,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强调弘扬个性、综合培养,把中华优秀传统、西方先进成果与当代创新意识融汇在一起。而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互派留学生,互相学习,以及协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共同开发海南的教育资源,借鉴外国的教育新思路,则是办学特色中的又一新的亮点。

40年过去了,提起母校海南华侨中学,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过去,竟然还是那样的清晰。

那是1963年,时年13岁的我,告别小学校园的狭小和煤油灯的昏暗,踏入海南侨中的大门。从那一刻开始,我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地方!我撒欢于母校宽阔的操场,遨游于图书馆无穷无尽的书海,躺在如茵的草地上看着白云在碧蓝的天空中飘过,一朵接着一朵,带着我的遐思和梦想;我喜欢教室的宽敞、集体宿舍的有序、晚修时白炽灯下的明亮和宁静,以及老师谆谆教诲的温馨。我的幸福指数还由于每个月9元的伙食费而得到提高――因为周日的离校回家能得到一两元的返还,并由此可以时不时地追加1毛钱换回一片五花肉所带来的极大满足……

海南侨中自1938年建校伊始就秉承着的“品德高、才质强、身心健”的育人目标和“育人育才,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使每一位侨中学子都能沐浴在积淀丰厚的历史传承和浓郁学风中。初中三年,母校有如校园里那几棵大榕树,用她那浓荫蔽日的巨大榕冠呵护我等莘莘学子,让我们失意时得于依偎,疲倦时得到爱抚,欢乐时得于放纵。在侨中校园自然与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文化沃土上,我们健康成长。

想起年少时的淘气,至今还心怀羞赧。记得读初二时,一度迷恋于上课时偷画小人书,最终被语文老师发现了。然而,预期的呵斥和罚责并没有出现,老师翻看着我自创的“连环画”忍俊不禁了。她温和地说:“能画出一个故事,就一定能写出一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怎么样?”年少的我或许没有完全弄懂老师的意思,只记得此后我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上煞费苦心,但正是从这一“事件”开始,我发现了写作的乐趣,并真正爱上了语文课。

最令我崇拜的是音乐老师王可夫,他上的每一节音乐课都能鼓动起全班学生的全部热情。记得有一天他讲了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的知识,下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集体簇拥着老师来到他的宿舍。当老师掀起一层天鹅绒盖布后,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钢琴,无法形容当看到老师灵巧的双手跃动在黑白键盘上时,我内心所受到的震撼!在感受到音乐的力量的同时,我从老师的全情投入中领略到了他对艺术、对专业、对美的极度专注与热爱!

最忘不了初二后的班主任,带领我们参加修筑海口市滨海大道。忘不了他将牛辕套住自己,像牛一样,不!是做牛!拖着满满一牛车的石块,一回又一回,让跟在后面推车的我们唏嘘不已。班主任那套着牛辕的身影,喘着粗气的呼吸,疲倦但是无比坚毅的眼神,至今仍清晰地印记在我的脑海。

从那时起我开始领悟什么是为人师表的真谛。老师们身上散发出的高洁儒雅之气质,就如同从校园榕树那榕叶间倾泻而出的七彩阳光,以各异的华彩照射在我们世界观初步形成的人生阶段,不断引领和提升着我们向往美好、追求卓越的理想。侨中短暂的三年,现在说不清到底对我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具体的影响,但肯定的一点是被称作“老三届”的我们这一批学生,是侨中历史上最特殊的群体,虽然在社会的急剧变革中我们都曾经历诸多的人生变迁,但在侨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无疑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我开始懂得奉献、变得勇敢和找到人生标尺的启蒙时期,我很庆幸我能在人生一个关键的时刻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作者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首席教授,海南华侨中学1966届校友)

网络支持:光明网

新浪网・新浪博客

人民网・文化频道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Email:mxla1008@yahoo.com.cn

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教育部、新闻报道策划部10006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