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闭幕后,各地干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十七大精神,凝聚全党上下的共识,鼓舞全社会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共创美好生活的热情。
2万张“十七大年画”贴近千家万户
记者刘海、丛峰成都报道:成都市温江区数百名各级干部近日走家串
十七大胜利闭幕后,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就开始筹划如何贴近群众宣传十七大精神。他们发现,农历新年将至,四川居民素有张贴新年画、年历的习俗,如果将十七大主要精神印在年画、年历上,肯定深受群众欢迎。于是,柳城街道办专门印制了“十七大年画”,首批5000张已全部送到了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家里。
记者在红光社区72岁的张惠群婆婆家里看到,年画就贴在堂屋正中,十分醒目。年画上半幅是鲜红的十七大精神宣讲词,包括主题词、党章修改和奋斗目标;下半幅是北京奥运吉祥物托举的年历。整个画面热烈大气,既符合四川传统民俗审美习惯,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张惠群婆婆说:“这样的年历好,贴在家里实用,又看得懂、记得住,知道十七大都讲了些啥。”
柳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谢胤亲手送了几十幅年历、年画到居民家里,她告诉记者,为了持久、深入宣传十七大精神,他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宣传活动,送年历、年画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宣传活动普遍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效果非常好。送年历时,居民张朝香曾拉着她的手说:“你们把年历挂进了屋,也把十七大精神贴进了老百姓的心。”
客家山歌歌唱十七大
记者彭梦瑶广州报道:“经济腾飞志不移,万里江山有生机,雄心开创千秋业,和谐社会合民意……”十七大闭幕之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的客家人自发创编了数十首客家山歌,抒发心中的喜悦之情,也借此向更多群众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
从前,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劳作时常抒发情感,放声而歌,形成了客家山歌的传统。山歌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从最初的情歌和对自身境遇的感叹,慢慢融入对历史事件的感怀。
9日清晨,记者在太和镇看到,近百名客家老人聚在镇文化广场上引吭高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嫦娥一号”都成了咏唱的对象。
谢水新是太和镇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也是太和镇客家山歌协会的骨干成员。十七大召开以来,他创作了十余首宣扬十七大精神的客家山歌。“十七大道出了民心,指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我感觉有责任向群众宣传十七大的精神,就选择了客家山歌这种在镇里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形式。现在连很多没读过书的老人都知道北京开了十七大,知道了和谐社会、知道了科学发展观。”
“学生教员”和“泥腿子理论家”将十七大精神带到农家
记者齐中熙、徐宜军哈尔滨报道:黑龙江省绥化市有一批“学生教员”和“泥腿子理论家”,他们用农民喜欢的形式和语言,走村串户宣讲十七大精神。
11月初,记者来到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腰房村村委会,正赶上绥化学院学生来这里宣讲十七大。四五十位乡亲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不时提出问题,气氛非常热烈。
农民佟海清是当地的土豆种植大户,他最关心国家的“三农”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想知道十七大报告里有啥新精神。
“学生教员”张岩告诉佟海清,中央特别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会进一步加快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像张岩这样的“学生教员”在绥化市现在有100名。他们一多半是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十七大报告后,经层层选拔派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让在校大学生来农村,既宣传了十七大政策,又可感受这几年来农村的变化,给自己上一堂社会实践课。”绥化学院学工部部长李方泰说。
在绥化市的广大乡村,还活跃着一支约5000人的“泥腿子理论家”。他们个个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平日爱看书读报,能说会道。他们“晓屯中事、通邻里情、唠百姓嗑”,把十七大精神用最直白、最朴素的语言传达给农民。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绥化市采取多种形式对5000多名农民进行了十七大精神的理论培训。回到村里后,他们作为政策宣传中心户,联系各村实际,围绕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进行广泛宣讲,被乡亲们称为“泥腿子理论家”。他们走到哪儿,就把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课堂办到哪儿,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用生动、朴实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十七大报告中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周围农户中。
西藏万余干部进村入户宣讲
记者罗辉、储叶来拉萨报道:日前,西藏自治区选派的1万余名干部分赴74个县(市、区),进村入户宣讲十七大精神。
据介绍,包括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区各级10380名干部,将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切实使十七大精神在农牧民群众中入脑入心;同时,自治区发动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的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抓好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学习,努力把十七大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引导人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说,本次宣讲活动还将同时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农村牧区基层的工作情况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