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讨论,占据了媒体舆论的显要位置。一项事关民众福利的公共政策受到普遍关注,当在情理之中。有论者注意到,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前网络媒体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网民支持国家法定假期的相关调整,公布后,在“五一”黄金周是否取消的问题上,反对者的人数又超过了支持者。
假日的调整既是对社会发展态势的适应性变化,也是对民意的回应,两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比如,当年以“黄金周”形式出现的假日设计有经济上的考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若干年后,时过境迁,“黄金周”的经济功能逐渐弱化,随之而生的环境、交通、公共安全等问题却日益突出。这些宏观形势的变化也投射到公众感觉之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休闲消费,而希望实现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在保障休息权和回归传统节日文化上,公众的渴求更为明显,因为“黄金周”的设计及对其经济功能的强调,一定程度上挤占、压抑了人们在上述两方面的实际需求。因而,当有人提出假日调整时,公众自然心领神会,作出积极的回应。此次调整方案中,缩短“五一”黄金周,在传统节日安排休假,其意就在于改变过去节假日的单调功能,更好地实现公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权益,最终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公众一边欢迎假日调整,另一边又忧虑“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得不偿失,如论者所言,这种状况反映出公众对改革方案心理准备不足。不过,除了程序问题之外,人们的疑虑更多的,还是规定的节假日所含的诸多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比如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是否会减少,出行的困难是否会增加,休息时间是否会被挤占等。与此同时,人们还担心,假日调整的目标会不会遭到形形色色的“折扣”(媒体的一项调查表明,79.4%公众认为带薪休假规定太“软”)。显然,在公开讨论的过程中,调整方案理应对上述顾虑有所回应或考虑。
目前,假日调整方案尚在征询民意阶段。这一期间,一切关于调整利弊的意见,相信都有助于最终方案的优化和“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我们有理由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在充分吸收民意、充分权衡得失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假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