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抢花炮――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奇葩

2007-1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东 我有话说

抢花炮,亦称花炮,是我国壮族、侗族、仫佬族人民喜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二届民族运动会上,花炮就被列为表演项目,在第三届民族运动会上,它被正式列为竞技项目。在此后的数届运动会上,它逐渐发展成为有众多队伍参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东方橄榄球”。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

动会抢花炮比赛地点设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场,共有七个代表队参加,其中既有该项目的传统开展地区,如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同时也有新加入进来的北京、广东、宁夏等队伍。虽然各支队伍之间水平不一,但由于抢花炮比赛对抗激烈,运动性和力量性十足,自比赛开始以来,这项比赛成为本届运动会上的焦点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项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抢花炮运动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据介绍,抢花炮比赛在农历三月初三或秋收后开展得最为活跃。在抢花炮的日子里,远近侗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岩坪,有的人是为了给本村寨的花炮选手呐喊助威,有的人却是为了寻找如意郎君。侗乡流行这样的诗句――“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上逞英豪”。

虽然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数百年来一直在湘、鄂、黔、桂等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盛行,但是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被挖掘出来,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从1983年开始,经过以上地区民族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抢花炮在1986年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记者在比赛现场注意到,运动员争抢的花炮是个橡胶制成的椭圆形饼,和原生态的花炮大相径庭。原来,花炮最早只是个直径5厘米的小铁环,经过不段改进,在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花炮就由小铁环变成了现在的直径为14厘米的橡皮圆饼,这样既美观又安全。

在规则上,抢花炮也由原来的不限时间不限地域,变成了现在在规定场地、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在,抢花炮比赛是在长60米、宽50米的草坪或者土地上进行,而进攻也由原来的不限时改为了一次进攻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

据了解,抢花炮在不断的“整容”过程中,融合了足球、篮球、橄榄球等很多理念和规则。比如在比赛中,有队员由于犯规而被黄牌警告,如果一名队员累积3张黄牌就会被罚出场,这跟足球的规则很相似。(本报广州11月1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