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谐”二字,对于我们科技工作者干成事业太重要了!
要说事业有成,我觉得“三获殊荣”的事还值得一说。我带领课题组攻关13年研发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平台,使我军空中交通管制依靠“一张地图、一把尺子、一支铅笔、一
10月31日,当我走出2007年度何梁何利奖颁奖大会会场时,十七大报告中“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三获殊荣,让我倍加珍视“和谐”二字!
早在我们课题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我就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生命、智能和经历是有限的。即使是天才,也不能幸免。要以更高的速度和效率推进科研突破,必须团结和融合一支科研团队,以“集团冲锋”的方式开展科研攻关!
说句实在话,我们搞“集团冲锋”,没有和谐环境不行啊!有人说,搞技术的人本事大、脾气也大。光比着发脾气哪能解决问题呀!有一年,我领衔搞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大家对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各不相让。我虽然也是个急性子,但好多次都忍住了。“群龙闹海”,我负有协调和定夺的责任呀!那时,我变成了最真诚的倾听者和沟通者。理解、研讨、再理解、再研讨,对各种意见建议一条一条分析优劣利弊,对各组精英一个一个进行咨询协商。争论始终没有变成吵闹,团队的亲和力、凝聚力反而不断增强,我们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人常问我怎样处理学术争论与搞好团结的关系?我说关键要看你是否真想团结了。如果团结的决心总是被私心所动摇,那就没法展开学术争论,也不能实现可靠的团结。真正的团结,是可以展开充分讨论,面对面大声争论的团结。
和谐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就拿“国庆阅兵空情综合显示系统”来说,我们课题组团结协作,不到一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使空中梯队达到了“在跟进距离和间隔上一米不差,在准时到达上一秒不差”的要求,把困扰我们国家多年的难题解决了。这些年,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不仅被遴选为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人才,还成为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办公室特聘总体专家、我军空管领域学科带头人。
我这个“带头人”,主要是组织大家把活干好,让科研团队和谐发展。学习十七大精神,我更加认清一个理:一个想干大事又能干成大事的人,必须有很好的“人脉”。多一些和谐,才能让“人脉”悠长!
陈志杰,男,空军大校军衔,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2001年被聘为首批空军专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最近,空军党委为他报请一等功。(本报特约记者申进科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