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草原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及其审美特征

2007-1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海 我有话说

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统建构的同时又以审美的形式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独特形态和精神风貌。草原文学艺术在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层面都具有明显的草原文化的形态特性。草原文学内涵丰富多彩,反映狩猎生活、游牧生活、农耕生活的作品相映成趣。从内容上看,多数作品具有应用性与

娱乐性相结合、审美性与启蒙性相统一的品格。它们不仅带给历代草原人民以美的享受、心灵的陶冶,同时也担负了传授知识、启蒙思想的使命。草原文学是草原社会生活的画卷,是我们了解草原传统文化和草原人心路历程的最好窗口。草原文学的内在精神和审美特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英雄精神和阳刚之美――草原文学艺术的内在精神和审美取向

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不安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历代北方草原民族形成了粗犷、豪爽、坦诚、勇毅的民族性格和英雄、乐观、豁达的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反映到文学中,就使草原文学形成了天高地阔“金戈铁马”的气势、“骏马秋风塞北”的阳刚之美和朴野明快的审美情趣以及苍劲刚健的风格。在草原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影响下,草原文学艺术在其所描绘的壮丽的草原环境、所叙述的奇伟的故事情节和所塑造的剽悍的人物性格等方面,都给人以阳刚之美、雄浑之美和崇高之美的享受。草原文学多以赞颂反抗邪恶的社会力量、征服险峻自然的顽强斗争为其首选题材,以崇拜力量和勇敢作为传统主题和价值取向,以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为主旋律。

草原民族的“开辟神话”(《麦德尔娘娘开天辟地》等)、天神神话(《冰天大战》等)、征服自然神话(《额日黑莫日根》、《征服残暴的黑龙王》等)以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敕勒歌》,无不充满着阳刚之气和磅礴之势。由远古神话所开创的北方草原文学的这种文化精神和美学品格,到英雄时代更是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即使后来的《蒙古秘史》、《青史演义》以及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一脉相承地充满着那种朴野的、粗犷的、壮美的阳刚之美。

草原民族英勇乐观的文化精神,使草原文学充满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不同题材的各类作品,几乎都没有低沉哀怨的情调,即使一些英雄人物遇到挫折、失败,也不会哀怨叹气,委靡消沉。不仅如此,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文学作品,往往都以“大团圆”的理想化模式结尾,说明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不希望博得眼泪,只希望博得赞美和敬佩。当然,从北方草原民族的生存方式来看,也并非没有一点悲剧性因素。牧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追赶着畜群,有时难免也会感到孤独和悲伤,他们在与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搏斗中也并非没有失败的时候。尤其是佛教第二次大规模传入北方草原之后,草原文学中亦时常带有一些悲观厌世主义、感伤主义的倾向,但对于整个北方草原民族审美发展史来说,这只是短暂微弱的支流,成为主流且贯穿始终的仍然是乐观主义。

二、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完美统一――草原文学艺术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追求

北方草原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及其对象化活动的结果。就其本质而言,它既不同于中原农耕民族的伦理型文化,又不同于西方文化,而是一种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生态型文化。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既不像伦理型文化那样相对注重人而轻视自然,更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以征服自然为目的,而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历代草原人民“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护卫自然”。正是由于敬奉自然,他们“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一以贯之,使之能够在知、行统一上得到升华,成为草原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结晶”。草原文化这种“崇尚自然”的精神对草原文学的影响十分深刻,使其成为以追求“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为最高审美追求的文学。草原文学艺术的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特征是草原民族牧猎生活对自然界完整统一的对象性关系的产物。这种统一性源于游牧生活与大自然之间不存在人为隔膜,不存在城镇村落、人造山水等“人化的自然”的古朴生活。这种生活样态使草原人成为完全自在的自然中的人,他们所感觉到的是完整的自然本身,因而其感觉、想象及思维的对象是自然存在和游牧生活本身。这便是草原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价值观产生的根本前提,也是草原文学艺术之所以追求“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的审美境界的根本原因。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特征,是草原文学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特征在草原文学艺术的各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敕勒人一曲脍炙人口的《敕勒歌》所描绘的天地人相融为一的美景;回鹘族民歌《在这样的地方》所表现出的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蒙古族谚语“苍天就是牧民眼中的活佛,草原就是牧民心中的母亲”所体现的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蒙古族长调民歌那种让人荡气回肠,似乎歌者本人已经彻底融化到蓝天白云、茫茫草原之中的辽远意境,无不是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的具体体现。(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