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这个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制建设这一关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初步建立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加大宏观指导力度,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课堂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初步建立了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加大组织力度,整体推进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拓展了空间。
初步建立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加大管理力度,整体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网络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精神生活的充实、道德境界的升华搭建了平台。
初步建立了为大学生办实事好事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加大服务力度,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奠定了基础。
初步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加大培训力度,整体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
初步建立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机制。中央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加强师生先进典型宣传、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政策措施,加大综合协调力度,整体推进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的改善,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没有完全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科学性不够,不能确保目标任务完全到位。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目标任务有效分解的科学功能,不能确保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职员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性不够,不能确保职责落实完全到位。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工作职责有效落实的系统功能,不能确保高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服务部门自觉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有些高校没有厘清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生活服务主管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三部门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管理和服务相脱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调节性不够,不能确保保障条件完全到位。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保障条件有效完善的调节功能,不能确保政策到位、队伍到位、投入到位。有些高校没有把教师教书育人的状况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首要条件,教书育人的要求打了折扣;有的高校没有解决好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问题,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的高校没有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列入预算并加大投入,影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政策、制定制度、规范管理,科学配置教育要素,形成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
建立完善领导机制,重点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党政领导的责任,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党政要齐抓共管,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抓,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的组织、宣传、学生工作等部门,分解落实到教务、科研、总务等行政部门,分解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等教学单位,分解落实到院(系)、教研室等部门,分解落实到团委、学生会、班级、社团等组织,要求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工作。
重点健全协调机制。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挂帅、主管副书记、副校长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工作,讨论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确保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
建立完善育人机制,在全员育人中突出教书育人。建立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完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条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在全方位育人中突出管理育人。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严禁在课堂教学中散布错误思想;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校园网BBS、学生社团等的管理,严禁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全过程育人中突出服务育人。建立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机制,制定具体工作制度,形成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一个个问题抓起的工作规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完善队伍保障机制。完善任职资格标准,实行严格的聘用制度,把德才兼备的干部和教师吸收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建立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形成多形式的培训格局,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和实施细则,解决好队伍的职务聘任和发展问题;完善评优奖励制度,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优活动,表彰先进,激励创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完善考核保障机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不合格,就视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不合格。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对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院(系)开展绩效评估。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加大对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