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
一家全军编制最小的野战医院,3年参加战区各类演习20余次,次次都夺得本专业第一名;
一家医疗年收入不足7600万元的小医院,3年后一跃突破年收入1.35亿元;
一家缺乏人才,学术成果低迷的小医院,3年中引进硕士、博士19名,开展创新技术300余项,荣获国家、军
济南军区第148医院院长刘长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院兴院,硬是让一家不起眼的小医院有了大作为。
科学决策的“点金术”
2005年2月,刘长伟担任148医院院长。面对当时各医院竞争拼硬件建设的现状,他敏锐地意识到,作为全军最小的野战医院,拼硬件“拼”不出大作为。小医院要大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刘长伟认为,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决策水平的高低。他从抓医院党委“一班人”学习起步开始,让学习成为科学决策的点金术。
刘长伟学在前头。《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念》、《赢在决策》、《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书籍,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在济南军区组织的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上,他紧贴医院实际讲科学发展观专题,赢得总后卫生部和军区联勤部领导的一致好评。
刘长伟力“逼”党委“一班人”强素质,提出党委成员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季度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让大家都能按照科学理论、先进管理理念、知识和手段科学决策,建设和发展医院。如今,刘长伟同志上任时医院面临的10多个难题,正逐一破解:为官兵服务的“查体中心”正式运行并发挥作用,投资500余万元的专家公寓楼已经建成,60户高中级技术骨干喜迁新居。科学决策,让一家小医院变了大模样。
创新发展的“活杠杆”
刘长伟深知,作为一家地处经济欠发达县级城市的军队医院,很难吸引来高层次人才。为此,刘长伟探索培养人才的“三个三”模式:在学习提高上要求大家立足业余、在职、自学“三个为主”;在组织培养上坚持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内部帮带与外出学习、课堂培训与临床实践“三个结合”;在人才使用上打破军内军外、院内院外、身份级别“三个界限”;使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活杠杆。3年来,这家医院邀请长海医院心内科主任秦永文、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韩雅玲等知名专家来院实施手术和技术帮带,从301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名院名校聘请7名专家担任名誉科主任、定期来医院坐诊,从地方护工中选拔10名优秀者担任护士长,返聘6名退休专家担任科主任,形成以知名专家为龙头、中青年专家为中坚、年轻优秀人才为基础的人才方阵。去年,在济南军区“十五”医学科技大会上,第148医院普外胸外科主任凌宝存、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张希全,凭着过硬的临床本领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被表彰为“十五”医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催生效能的好机制
2006年新春,刘长伟和医院党委“一班人”借“全国医院管理年”东风,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每月组织医疗质量检查,及时修订《全面质量管理方案》,制定《医院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三级质控网络和质量监测系统。使医疗安全管理由注重终末管理转变到更加注重环节管理,由看重结果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把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还修订《医院经费党委统管细则》、《物资统筹统购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让分散的财力形成“拳头”,使不合理的经费开支和行政消耗性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了年度经费收支平衡,医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执行物价政策法规最佳单位”。
在刘长伟主持下,医院制定《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全成本核算方案》等8个文件,积极推行科学绩效评估、财务统一管理、全成本核算。科学的运行机制带来又好又快的发展。近几年,第148医院共压减不合理资产购建42项,减少资产购建固定成本开支1916.3万元。
为兵服务的“绿通道”
刘长伟和医院党委“一班人”对部队官兵一片真情:成立军人患者住院管理办公室,对官兵就诊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开辟“军人绿色通道”,实行“五优先”制度(优先挂号、就诊、检查、取药、住院),实施“三心工程”(安心、放心、舒心);下放签字权限,门诊药房优先调剂和发放军队伤病员的处方;门诊开设军人挂号室、诊断室、保健室;设立军人和老干部病房,改善官兵医疗和住院条件。在刘长伟建议下,针对部队离退休干部年事高、疾病多、身体弱、行动不便的情况,设立家庭病房,挑选6名专家担任家庭病房的医师,每周上门服务。
为提高部队的医疗技术水平,刘长伟与业务部门一起制定帮带计划和措施。目前,已接收部队卫生人员来院进修71人次,协助9个基层医疗单位建立和完善医疗设施和救治机构,并赠送了价值10余万元的药品和器械。去年9月,在全军优质服务检查时,这家医院的“为兵服务”满意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