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小学

2007-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抒雁 我有话说


泾阳县逸夫小学资料照片

 

泾阳县逸夫小学简介 

陕西泾阳县逸夫小学地处泾阳县城北极宫大街南段,校园清幽雅致,和孔庙共同构成了泾阳县文化一条街。学校原址位于县城造士街,由当地贤绅杨凤轩先生于1914年创办,是泾阳县第一所女子初等小学。1951年,学校迁至“泾阳四大书院”之一的瀛州书院,即今址。1984年,学校成为县教育局直属重点小学,被命名为“泾阳县城关小学”。2001年香港企业家、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建成逸夫教学楼,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纪念邵逸夫先生,学校再次更名为“泾阳县逸夫小学”。九十年来,几代园丁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共同铸就了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

在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德育立校,科研兴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日前,回了趟故乡。去看朋友时,他正上小学的孙女拉着我的手说:“雷爷爷,我知道,我们还是校友!”听得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我问她是哪个学校,她说是泾阳县逸夫小学。我一愣,朋友赶紧解释:就是先前的文庙巷小学。

小校友的一句话,一下子让我年轻了五十多岁。少年时代的种种记忆,以及我那些孩提时期的顽皮朋友,立时从记忆深处走了出来,重新相聚在这启蒙期的人生源头。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妈妈连夜给我缝制书包,里边放上一支铅笔,一个用麻纸订下的本子。第二天麻麻明,就催我起床穿衣,挎上书包,喊同村的孩子一起去上学。我家三代人里,终于有了一个学生。

我上初小并不在文庙,只在县城西关的一所马王庙里。庙不大,但是记忆里那房子像大殿,很高;夏天,房里凉快,屋梁上时不时能看到蛇在追捕麻雀。有一次竟然有条蛇跌落在书桌上,惊得课堂一片混乱。

我在这里,学会了第一支歌:国歌。认识了第一面旗:五星红旗。懂得了一支铅笔加一支铅笔,是两支。我开始认真地抄写语文课本,从第一课“羊”抄到第二课“大羊、小羊”,第三课“大羊跑,小羊跳”。

我居住的村子到学校不足二里地,但是,其中一里多地特别荒凉。先要经过一片池塘,那里芦苇茂密;春天,我们采那苇叶,卷成喇叭,呜呜嘟嘟,吹唱着去上学;夏天苇子长高了,有一些黄鸟在苇子里筑窝下蛋,一声声“关关”地叫着。我后来读了“关关雎鸠”,总相信雎鸠一定就是苇子里这鸟。过了苇塘,又是一段黄土大沟,去县城的小路一定要穿沟而过。偏那沟里时常有野狼出没,大人们总要我们绕更远的大路去上学,否则,就得大伙结伴而行。

文庙巷小学是完全小学,初小毕业后,再去考高小。就像现在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一样,够分数线才能去。文庙巷小学在城里,这里先前是孔庙,房子很高,院落也大。县糖粮局占了多一半,剩下一半做了学校。临解放时,文庙其实是国民党军队的伤兵医院,我们在学校时不时还能看到墙根里埋的棺材;挖土施工,时时还能挖出人骨。

开学第一天,父亲给我背着铺盖,我提着三天的干粮来报名。学校规定,县城以外家在农村的孩子,一律住校。从这时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就永远没在家里住了。

集体生活,学校看得很严。按时起床,按时睡眠,虽说学校在街上,但没有老师发放的出入证,看大门的老头一个也不肯放行。夏天天黑得晚,明晃晃的晚霞照在窗上,值班老师就踩着点逼你入睡。睡不着觉,就悄声说床话,老师潜伏在窗外,突然会有一声严厉喝斥。有一次竟逼着我们全宿舍十多个违规的孩子重新穿上衣裳,到操场去跑操。厕所距宿舍还有一段路,每晚两个人值日,把一个空铁皮桶抬来作尿桶;第二天一早再把满满一桶尿抬到厕所倒掉。

真正懂得什么叫理想,怎样写作文,如何运算四则题,该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的语文老师很会讲课,在全县都是有名的。他讲的一课里有个叫韩梅梅的姑娘,胸怀大志,回家喂猪,做出了成绩,使我有一段时间差点要学她辍学回乡去务农。父亲执拗的“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又把我逼回了课堂。

一想到在文庙巷小学的学习,我的耳边就又响起“嗨啦啦,嗨啦啦,地上开红花,天上出彩霞”,那一类抗美援朝时期的热情歌曲。我觉得高小学习似乎让我的心一下子开了窍,懂得了人生道路漫长得很哩,那时还只开了个头。

1956年秋天,我戴着红领巾,告别了文庙巷小学,走进了我的中学。从此,又有一批陌生的面孔,成了我熟悉的难忘的记忆。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当年我的小学,已完全不认识它了。一座座崭新的高楼,一间间窗明几净的教室;一个现代化的学校,已不是昔日我的小学所能比的。我为母校的变化感到高兴,为我那些天真、美丽的小校友们深深祝福,愿他们幸福成长,早日成才。(作者系著名诗人,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陕西泾阳县逸夫小学1956届毕业生)

编读互动

咏母校礼赞毕业倥偬数十年,韶华梦萦几千番。书声琅琅镌馆舍,教诲谆谆润心田。一畦兰蕙芳遍地,万树桃李香漫天。曲成弦歌长赓续,吟罢薪火永相传!

――甘肃天水师院 苗恒

母校回望

                       季羡林:《回忆济南高中》  (十一月六日四版)
                       徐城北:《注重文史精神的北京三中》 (十一月八日五版)
                       陈蔚文:《献给母校的赞美》  (十一月十三日七版)

网络支持:光明网

新浪网・新浪博客

人民网・文化频道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Email:mxla1008@yahoo.com.cn

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教育部、新闻报道策划部10006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