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旅长陈光军,带领部队挺立军事变革潮头,积极推进部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先后有30余篇论文在全国全军获奖,4次荣立三等功。
初试身手
2005年5月,刚满40岁的陈光军,怀揣博士学位,担任二炮某导弹旅旅长。
博士带兵,众人都想看看他有啥“高招
演练结束,总评成绩优秀,可陈光军并不满意。他将“移植嫁接法”、“滚动辐射法”等科学组训方法用于专业训练,提高了训练水平,当年这个旅就有3个导弹营跨入第二炮兵军事训练一级营行列。
突破惯例
不要认为知识分子只会纸上谈兵,博士旅长陈光军还是个“务实派”。上任不久,陈光军组织了一次“军事技能综合考核”,结果很不理想。考核分析会上,陈光军提议改革训练模式、创新训练方法,可附议者不多。这使陈光军意识到,要提升战斗力,必须突破惯例和传统思维。他组织各种演练10余次,完成调研报告近万字,最终制定出台《个体定岗定位训练法》,首次提出根据现行编制,立足专业设置和作战流程,合理确定战斗岗位和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素质标准组织训练的全新训练方法,并通过“定岗、定标、施训、施考”四个紧密相关的环节,使个体训练的针对性得到大幅提高。2006年8月,第二炮兵军事训练会议推广了这一经验。
登高望远
都说“读书人眼高”。而陈光军的“眼高”,更多地体现在战略眼光上。
古往今来,部队驻地都是战略要塞。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导弹部队,势必会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成为对手袭击的首选目标。因此,联合驻地多方力量开展联合防卫演练势在必行。
搞联合防卫演练,既要友邻部队的协调,又要地方政府的支持,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是一个旅长、一支部队所能办到的,太难了!陈光军知难而上,带着详尽的《联合防卫演练计划》到相关部队和地方政府拜访,最终得到各方支持。
“柳营初试马,沙场秋点兵。”2006年秋,由驻军、警察和民兵参加的“联合防卫演练”在网上拉开序幕:敌特袭扰、空降渗透层出不穷,危局、险局、僵局应接不暇;实战环境下,参演人员的决策和指挥能力得到提高。演练中,他们还将“反恐”内容贯穿其中,设置营救、搜捕、围歼、排爆等随机科目,有效检验了军、警、民联防下的以“情报获取、信息传递、情况判断、联合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反恐”应急处置机制。如今,在陈光军倡导下,定期开展“联合防卫演练”已成为驻地政府和驻军的固定科目。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完善了敌情预警、预报网络,并通过加强联合防卫区域内敌情预警、预报方法手段的训练,使部队防卫作战的战场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