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6日电(记者邢宇皓)“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期刊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期刊业还没有开始着手应对数字化出版这一趋势,仍停留在传统的编辑、印刷、发行、广告模式下。”今天,在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数字出版引领期刊未来”研讨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说。对中国期刊而言,数字
2006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总印数28.52亿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表示,早在1985年,我国期刊总发行量便已超过25亿册,但20多年来,始终没能突破30亿册大关,面临着发展瓶颈。放眼世界,与全球互联网广告持续增长相对应,期刊广告一路下滑,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有专家预测,即便是今天市场上依旧红火的消费类期刊,在三五年内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博客的兴起,使往日的读者同时变身为作者,其动辄上百万的点击量更是传统期刊难以企及的。李东东认为,与出版业发达国家已经转向数字化期刊出版相比,我国期刊业显得主动性不够,即便有数字化发展思路,也基本停留在将纸质内容数字化的低水平层面。
专家指出,数字化期刊与期刊数字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据统计,目前我国70.6%的网民年龄在30岁以下,因此,数字化期刊面对的,是同传统期刊差异明显的读者群;其运营、盈利模式也不同于传统期刊的发行、广告模式;其人才结构也应更加适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同时,它的兴起也为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将继续采取一系列引导传统出版业利用新兴传播技术、有效融入数字化出版潮流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以及中宣部出版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的相关领导与三百余位期刊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