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口普查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2007-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干建平 我有话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成功进行了5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人口政策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我国人口普查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大、投入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准确登记和处理全体人口及其相关指标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工作,如此

宏大的调查规模只有动用国家力量才能完成。如果把人口普查看作是一项科学实验的话,这项实验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其他的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口普查作用认识的变化,我国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项目指标及类别有很大的变化,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为3类:自然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在自然指标中,有的是直接反映人的生物学属性的,如年龄、性别等;有的则是与人的生物学属性相关的指标,如出生、死亡、民族等。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对于研究中国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促进中华民族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生物学调研存在局限

人的生理变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迅速,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育率水平都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这可能对人的生殖、发育、衰老和死亡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群体的健康水平。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对人的生理影响及其机制是关系到民族素质与体质健康的重大课题。

为提高民族素质,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体质特征及其相关生物学研究。多年来,通过对中华民族各群体的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往的研究大都采用传统的调查统计方法,选用的样本规模不大,这对于许多人类生物学课题的研究是有效的。但是这些常规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一些特别的人类生物学课题研究中,其作用就显得极为有限,甚至无能为力。

调查统计作为人类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时必然需要确定合适的样本规模。调查统计时的样本量过小,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样本量过大,虽然结果更为可靠,但是势必增加研究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然而,人类生物学中的一些重大课题涉及小概率特征及其规律研究,如双生子的发生,超老龄群体的衰老和死亡进程等。由于研究的对象在人类群体中本身就十分稀少,要定量研究决定和影响它们变化的因素及其机制,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因为这些研究需要调查的样本规模非常大,设计和实施如此规模的研究项目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些都是制约重大生物学课题取得进展的重要原因。

可以将人口普查看作规模宏大的生物学研究

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人口普查的一些特点,使得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类生物学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人口普查看作规模宏大的人类生物学研究,并且这些研究结果是其他任何传统的人类生物学研究无法完成和替代的。

以双生子的发生问题为例。在人口普查方案中,并没有为普查双生子设计专门的调查项目,实际的每张登记表中,记录了育龄妇女在过去的一年(或一年半)时间里的生产状况。如果按每6个月为时间单位统计每个育龄妇女的生产记录,就可以得出双生子的出生结果,并用于双生子发生规律研究。因为除双胞胎及多胞胎以外,妇女在半年时间里不可能生产两胎及多胎。双生子发生规律研究对于揭示中国人群的女性生殖生理、体质生物学特征和生育健康有重要意义。

人口普查的结果还可以为进一步开展人类生物学研究提供线索。例如,关于衰老和长寿的研究,人口普查提供了详细的长寿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以及长寿地区的年龄性别人口状况,为衰老生物学和老年医学深入研究影响衰老和寿命的各种因素及其生理机制提供了线索。

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是开展人类生物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在微观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兴起,生物学家正致力于不同群体间遗传异质性的研究。弄清人的遗传基因的功能差异是重要的,而基因的功能最终要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在表型上表现出来才有意义,因此,研究表型水平上的生物学差异是探讨基因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由微效多基因或功能甚为复杂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不同群体间表现出微小的差别或很低的发生率――如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双生子的发生

率等性状――只有通过调查统计极大的样本量才能满足需要,对于这些常规研究方法难以达到目的的课题,人口普查资料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口普查作为由国家实施的特大规模的项目,应当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需要,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制定人口普查方案时可以广泛听取多方学者的意见,在不增加人口普查项目规模和难度的前提下,使人口普查的调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普查结果更能适合多方研究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人口普查资源,为揭示我国人口的体质生物学特征、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作者为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