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如何组织和协调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整体合力正在形成
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在大力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大力整合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把家庭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让家长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引导家长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给子女作出表率,不仅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更重视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大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科学理论、宣传舆论、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先进典型、大众传媒、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各类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祖国大好壮丽河山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配合更加紧密。中央、地方、高校配合更加紧密,中央组织力量对部分省市和高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情况进行了督查,地方、高校进行了自查,总结了经验、查找了问题、促进了工作。部门之间配合更加紧密,按照目标任务分工,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家庭、社会配合更加紧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自力量,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大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严厉打击社会丑恶现象,维护学校秩序和社会稳定,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落实目标任务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着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目标任务分工,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能部门重要职责,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建议中央和各省(市区)职能部门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部署工作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履行领导职责,有效实施组织领导。建议仿照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做法,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之日,即每年的8月26日,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日,届时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建议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
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高校应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建设,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有关部门应发挥好各自优势,主动履行应尽职责。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央要求,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应以主题教育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有关方面应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应坚持弘扬主旋律,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等方面,应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工商、司法、街道、社区等方面,应依法加强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努力形成教育整体合力。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相关制度,把建立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和目标同向、教育同步、推进同力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纳入社会建设之中,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向家庭延伸、向社会拓展,真正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主托、以社会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执笔:柯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