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度假方案

2007-12-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颜维琦 我有话说

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是否懂得休闲是对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最终检验。专家认为,12月16日正式公布的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办法出台前广泛调研、征集民意,而且办法本身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度假休闲的认识升华。

传统文化:神形兼备

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很令我国专家感慨:他们十分注意传统节日的传承,春节、中秋节全国放假,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团聚,准备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穿韩服吃传统点心,传统节日的气氛很浓。我国这次修改的放假办法中,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民族节日。

专家们注意到:全国节假公休日调整经过四次大的变化,每次修改都有新的理念,反映了对公众休闲权利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949年12月23日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度假办法》,形成了目前我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

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使我国公休日由1天延长至2天,也就是“双休日”,体现从“重生产”到“生产和生活并重”的观念变化。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正《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放假延长为3天,“十一”延长为3天,形成3个黄金周,体现了推动假日经济和拉动内需的意愿。

这次国务院公布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缩短为1天,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天民族节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此次法定节假日正式调整之后,将会出现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职工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已经达到115.3天,这个总天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基本相适应。

专家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无论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节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让传统节日“神形兼备”。

假日经济:持续拉动

“黄金周”存在的这八年时间中,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经历:头两年热情地盘算着出门远行、游山玩水,可所到之处都人满为患;后几年,一扫休假游玩的兴致,要么在家睡大觉,要么上网,要么做些好菜犒劳自己。

这样,一方面假日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出现风景名胜区如临大敌,接待负担过重的情况,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把两个黄金周的“洪水猛兽”变成一年365天的涓涓细流,既疏解了旅游景点的压力,保护了景致,又使得游人能细细品味,提高旅游质量。

专家分析,把长假期变为短假期,能保证假期对经济的持续拉动作用。因为,一部分人的休闲必然会促进另一部分人的就业,必然催生更加多元化的休闲服务业态,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当然,这种推动是一种缓慢的渗透过程。

国家旅游局相关人士也表示,此次修改的休假办法,概括起来有四多、三个有利:一是长假和长周末形成的大小旅游高峰次数增多;二是节日期间中短途旅游者增多;三是寒暑假季节游客进一步增多;四是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增多。同时,这一变化将有利于民众自主选择旅游时间和方式;有利于缓解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和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全国不同地区旅游市场的协调发展。

带薪休假:重在落实

随着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调查、讨论,带薪休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带薪休假并不是个新词。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中就有明确规定,只是实行得并不够普遍,实施的强制力度有限而已。

此次从国家法令的层面对带薪休假加以规定,足以见得对带薪休假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宋瑞指出,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包括带薪休假制度在内的休假制度的实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对休假制度的考量,包括休假制度的制定和调整,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果的同时,更关注其社会影响和人文效应。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带薪休假制度能够在全社会普遍得以推行,特别是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中推行。现在公布的《休假条例》规定,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条款就是为了保障部分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假的职工的权益。

带薪年休假是国际通行的一个制度,它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劳动的一种回报,同时也是一项激励措施。全面实施带薪假期,还有赖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劳动制度、企业的法律意识、家庭就业结构与家庭生活方式等复杂的社会环境。

国家应通过加强监督、加大执行力度,保障条例的实施到位,同时还要由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合同和契约来确定。这样,带薪休假才不只是少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者的权利,更不只是纸上的权利。(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