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拿破仑与凯旋门

2008-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邢世嘉 我有话说

 

法国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在欧洲旅行总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凯旋门。它们像中

国一些地方的牌坊一样傲立在一些重要路口或广场的中心。细看凯旋门的铭刻和浮雕,居然发现这些门都与拿破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拿破仑打了胜仗,为自己建的;有的是他吃了败仗,他的对手为自己建的;还有的,虽然建门之初与他无关,但因为他的某一次“造访”而变得更具人文价值。

这些凯旋门如同一部史书,打开它,便能感觉到历史波涛的汹涌,便能看到一个英雄的命运沉浮和一个帝国的历史兴衰。

1796年3月,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3月11日,他统率数万大军直驱意大利,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从意大利凯旋归来时,带回了一大批意大利的文物,其中包括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上四匹镀金战马。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做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像罗马的提图斯和君士坦丁一样为自己建一座气派的凯旋门,将这四匹战马装饰在凯旋门之上。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拿破仑被拥戴为帝国皇帝;半年之后的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称拿破仑一世。第三年,他梦想中的第一座凯旋门――卡鲁塞尔凯旋门在卢浮宫前广场动工,按照他的意愿,设计师在门顶的平台上摆上了他从威尼斯带回的四匹镀金战马。

然而,历史却和拿破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卡鲁塞尔凯旋门建成之后,他连续吃了两次败仗:1812年在对俄战役中法军几乎全军覆没;1813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率军与联军作战,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在莱比锡战役中战败。1814年,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巴黎的守城元帅马尔蒙拱手将巴黎让给反法联军。拿破仑尚未启用的卡鲁塞尔凯旋门让占领巴黎的普鲁士军队抢先经过。门上的四匹镀金战马也于1815年他第二次退位后归还威尼斯。现在,立在卡鲁塞尔凯旋门上的战马只是一个仿制的替代品。

拿破仑修建的第二座凯旋门位于巴黎戴高乐广场,这座凯旋门是世界上现存的凯旋门中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知名的一座。1806年8月15日,拿破仑在他37岁生日这一天为这座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以纪念1805年在与奥俄联军(第三次反法联盟)作战时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但是,如同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样,凯旋门并没有按他的愿望如期竣工,以等待他的下一次凯旋。这位常胜将军在1815年6月18日遭遇滑铁卢后,再次被流放,5年后的1821年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孤独地死去。到1836年7月29日凯旋门落成时,他已经离世15年。

拿破仑没能活着从凯旋门经过,去世20年后,法兰西人终于给了他英雄的待遇。他的遗骸被运回巴黎,在凯旋门下为他补办了盛大的葬礼,然后将其安葬到了荣军院。

历史的车轮往往不会按个人的意志向前发展。拿破仑把这座凯旋门命名为雄师凯旋门,并在为凯旋门奠基后向他的雄师作战前动员时,曾信誓旦旦地说,“你们将由凯旋门荣归故里!”但他的军队在之后的一系列战役中,不论胜败,从未活着享受过雄师凯旋门的荣誉,倒是在二战时让德国军队浩浩荡荡地荣耀了一回。

德国早在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帝国时,就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进入巴黎广场的入口处建了一座象征德意志统一与和平的凯旋门,那就是著名的勃兰登堡门。整座建筑的外壁均用乳白色的花岗岩筑成,门下五条甬道,门上是足踏四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塑像,墙壁上刻有30幅古希腊神话“和平征战”的浮雕。当年勃兰登堡门设计者的初衷是要让这座门成为德国的“和平之门”,结束漫长的动乱纷争。哪知,刚过了十多年,这一美好的愿望就被势不可挡的拿破仑军队所践踏。

就在拿破仑刚刚为自己的雄师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后的1806年秋,英、俄、普等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宣战。拿破仑挥师北上,在几天之内将普军一举歼灭。10月27日,拿破仑率军由勃兰登堡门进占柏林,推翻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海涅曾夸张地说:“拿破仑一口气,吹掉了普鲁士。”

拿破仑不只是吹掉普鲁士,他还把勃兰登堡门上的女神像,连同四马战车都当作战利品运回了法国,打算日后立在他的雄师凯旋门上。德国人敢怒不敢言,眼睁睁看着伟大的“和平之门”变成一座光秃的耻辱之门。

被拿破仑抢回的和平女神和四马战车,最终没能立上巴黎的雄师凯旋门。因为还没等雄师凯旋门建成,战争的因果循环就完成了一个轮回。1813年拿破仑在征讨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时,在莱比锡战役中遭受重创,普鲁士军队攻进了巴黎,夺回了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和四马战车。

但德国人并没有因此化解压抑了七年的愤怒和仇恨。在重新修复勃兰登堡门的建筑师眼中,“和平必胜”变成了一句滑稽笑话,他们充满仇恨地改动了女神权杖上象征和平的橡树叶花环,加上了象征“铁与血”的十字架。战争、血腥、死难重新回到这片土地。

此后德国处心积虑50年,“铁血宰相”俾斯麦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次年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不仅在这座法国人的皇宫里宣布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还在这里为刚刚建立的德意志帝国首任皇帝威廉一世举行加冕仪式。这似乎还不够,到了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战车再次启动,直接促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这一次却让德国以悲惨收场。

仇恨的种子再一次深植于德国人的心中。一战结束后,德国人忍辱负重发展工业,希特勒筹谋多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勃兰登堡门再次受到牵连,在炮火中几乎崩溃,胜利女神像中弹倒塌,四马战车被炸得四分五裂。现在人们看到的四马战车和女神是二战后重塑的结果。

在欧洲,凡有凯旋门的地方,就会有拿破仑的影子。在英国伦敦见到的唯一一座凯旋门是英国人献给威灵顿的,但在门的背后,依然隐藏着这个欧洲巨人的身影。这座门原本是为了表彰威灵顿在滑铁卢大战中,率领欧洲第七次反法同盟军彻底打败拿破仑而建的,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与其说是威灵顿的凯旋门,不如说是拿破仑的纪念碑。因为来此参观的人们没有几个人知道威灵顿,倒是对拿破仑的英雄事迹津津乐道。胜者的凯旋反倒让败者变得更伟大。这样的悖论,在人类战争史上是个绝无仅有的特例,也只有在拿破仑身上才会发生。

在远离西欧的莫斯科,也有一座凯旋门,高高耸立在库图佐夫大街。其结构和装饰风格近似于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外壁用白色大理石贴面,门的顶部安放着六马凯旋车,车上的胜利女神右手高擎月桂花环,迎城市的入口而立。与君士坦丁凯旋门不同的是,拱门基座上的柱子不是钙华石,而是用生铁铸就而成,铁柱之间站立着手持盾牌和长矛的勇士。原以为这座远离法兰西的凯旋门不会与拿破仑有什么关系,但门壁上的浮雕表明,这座凯旋门也与拿破仑脱不了干系。1812年6月21日,拿破仑率50万大军兵分三路进入俄罗斯。由于对俄罗斯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环境缺乏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必要准备,加之俄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使得法军处处被动挨打,大部分士兵战死疆场。当年12月,拿破仑只好灰溜溜地撤回巴黎,对俄战争以失败告终。1814年,莫斯科人为庆祝此次抗战的胜利,先在特维尔关卡建立了一个木制凯旋门。木制凯旋门腐烂后,又于1968年在现在的位置用生铁和石头建造了这座永不腐烂的凯旋门。

库图佐夫凯旋门既见证了俄军的胜利,也打破了拿破仑不败之师的神话。自从对俄作战失败后,拿破仑的雄师就再也没有凯旋过,失败总是如影随行,直至他军事和政治生涯的结束。

随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崩溃,欧洲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拿破仑式的人物。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前,欧洲一直就是一个大战场,法国人、德国人和俄国人也仍然有着数不清的恩恩怨怨,但每次战争过后,胜败双方或痛饮凯旋的美酒,或独吞耻辱的苦果,却很少有人再建凯旋之门。因为人们从拿破仑的命运沉浮中得到了启示:凯旋门只能作为永恒的纪念,不能证明永久的胜利,这一次凯旋之后,没有人知道下一次凯旋的英雄到底是谁。值得庆幸的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消解了过去的恩怨,最终握手言和,并以合作、协商的姿态一步一步走向统一。而拿破仑时代用于鼓舞斗志的凯旋门也变成了历史与艺术的载体,供后人品读与思考。

德国勃兰登堡门

英国威灵顿门

著名油画《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