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伟大事业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2008-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曲志红 我有话说

在中国共产党86年历史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引领全党,是优良的传统,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思想上不断解放,在实践上不断创新,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开创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5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全面贯彻中央的要求,推动全党全国掀起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热潮,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丰硕,面向群众的理论宣传普及成效明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日益深入人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热潮涌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真是及时雨啊!”国家开发银行干部许明华听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宣讲团的报告后,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

这天,离党的十七大闭幕仅仅15天。16位具有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员组成的十七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开始分赴全国各地,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里,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共宣讲60余场。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听众10多万人,通过分会场收看宣讲的达1100多万人。很多干部群众反映,宣讲团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准确,对他们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帮助非常大。”

无论科学的理论还是党的方针政策,只有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十六大以来,伴随着理论创新,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摆上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议程。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十六大刚刚闭幕,党中央就明确提出: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了有力动员和全面部署。随后,中央又连续举办10期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组织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一个深入而广泛的学习高潮在全党迅速兴起,并取得明显成效。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六大以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成为理论武装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有关部门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结合中央历次全会组织各级党委讲师团进行深入宣讲,推动各级党委中心组深入学习,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全国兴起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与此同时,从2004年11月起,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下发有关《意见》,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了全面部署。实践证明,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全党进行的一次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5年多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始终把理论武装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长足进展

2007年春季新学期一开始,很多大学生都发现,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换了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摆上了他们的课桌。这三本新教材,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最新完成的重点教材。此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已出版并在全国高校普遍使用。

2004年开始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3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广大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工程呈现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在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统计,工程各课题组陆续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1000余篇重点理论文章,出版了4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五卷本即将面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译工作已出版近20卷。工程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日益显现出龙头作用和带动作用。

“新发展,新变化,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高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南开大学副校长逄锦聚说,“实施这一工程,抓住了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环节。”

对于任何一项事业来说,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令人欣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理论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大力度。“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以重大课题带动人才培养,采取集中轮训的方式进行培养,等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据介绍,5年来,中央有关部门举办了18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举办了4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了近3000名理论骨干;全国各省区市也广泛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共培训、轮训近3万人。

创新观念,让理论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2007年9月,一本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登上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畅销书的排行榜,短短两周时间,它在全国的发行量超过120万册;无独有偶,一向被认为只有“娱乐”才能吸引眼球的电视上,《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严肃的政论片也创下极高的收视率。

很多人感到“意外”,但这个“意外”背后却凝聚着理论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尝试和新视角。

“读‘面对面’,好像高深的理论与我们老百姓一下子近了。”北京朝阳区一位“理论热点面对面”的老读者这样说。

《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系列通俗理论读物,自2003年起已连续出版5本。“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中宣部理论局负责同志谈到编辑思路时说,就是要使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中央的精神讲清楚,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明白,帮助群众解惑释难,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创新的观念和理念,让越来越多“理论”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近年来,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创新成果,理论界充分运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深入浅出地分析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干部群众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讲成绩,有理有据;讲问题,实实在在”,不少读者因此喜欢上理论学习。“好看好懂还管用!”这是许多干部群众的评价。

适应于新形势,新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近年来理论战线和理论工作者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如座谈会、论坛、研讨会、读书会、知识竞赛等,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积极推动理论成果走近干部群众。许多地方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把党的理论送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报刊电视上,耐读好看的理论文章和理论节目多了;浏览网站,图文并茂,互动网谈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

丰富多彩的宣传普及活动,使理论走出高楼深院,走进寻常百姓。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学好理论,用好理论,可以使理想信念更坚定、发展思路更明确、工作成效更显著。”这是许多干部群众的切身体会。

的确,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必将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纵观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从转变发展观念到完善发展思路,从创新发展模式到提高发展质量,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正在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越来越深入地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激情和力量。(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