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馨、奋进的控江中学

2008-0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准民 我有话说


上海市控江中学

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解放后上海市首批创建的新型完全中学,又是上海市首批市重点中学。50多年来,学校以高质量和大批量地向名牌高校输送人才而引人注目、享誉海内外。学校坚定“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生动活泼”的校纪校风,创建“勤奋、踏实、进取、创新”的良好学风。

学校位于杨浦区中心地带,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6万平方米的教学楼、4500平方米的办公楼、7600平方米的宿舍楼、820平方米的大礼堂。学校有8700平方米的操场、175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以及网球场、体操房等一流现代化建筑设施。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人。学校具有快速通畅的校园网络系统,以及现代化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报刊杂志近300余种。校园环境优美、绿树葱茏,多年来一直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

更令人称奇的是,校园里竟然还有小河一条蜿蜒而过,上有小桥一座,通往一个大操场。这样的校园,对于今天的中学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上海市区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控江中学了。温馨、奋进的控江中学

转眼间,我从上海市控江中学毕业已近40年了,但在母校度过的美好时光,似乎就在昨天。母校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的氛围和催人奋进的精神。

我是通过我二哥初识控江中学的,他比我早四年考入这所学校。有一次他带我去学校玩,刚入校门,我就被美丽的校园吸引住了。上海市区寸土寸金,很多中学实际上就是一栋楼,即所谓的“一楼”学校;即使有校园,往往也狭小逼仄。而控江中学一进门就有一个大圆坛,中间耸立着一棵高大的青松,圆坛周围环绕着四块大草坪,草质极好,绿油油,毛茸茸,好像四块大地毯,我恨不得马上跳上去打几个滚。学校里有三栋教学楼,还有办公楼、食堂、宿舍……应有尽有。更令人称奇的是,校园里竟然还有小河一条蜿蜒而过,上有小桥一座,通往一个大操场。这样的校园,对于今天的中学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上海市区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控江中学了。

后来有几件事情,让我对控江中学的好感越来越强。二哥和他的同学经常来家里“活动”。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发现他们很有本事,聊起来天南海北,玩起来吹拉弹唱,好像无所不能。有一次,他们还排练了歌剧《江姐》中的一段,让我大开眼界。此外,他们待人都和蔼有礼,他们的老师也一样。有一天他们的张老师也来到我家,同我聊这聊那,一点也不把我当小孩看,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后来我长大了回想起这些事,就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如沐春风”吧。

后来我一直想,如果我也能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和这样的老师和同学相处,那该多好呀。1965年小学毕业时,尽管我家附近也有一所不错的中学,但我还是舍近求远,考进了离我家走路要将近一个小时的控江中学。

入学后,我发现张老师这样的教师在控江中学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兼数学课教师鲁平平。当年的鲁老师才二十多岁,但她的学问、气质和人品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听别人说,她的家在原沪江大学校园里。她的言谈举止,也确有大家闺秀之风范,博学但十分谦和,做事认真但对人宽容。听她上课,也是“如沐春风”。不管多难的数学概念,她都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最终让你恍然大悟。

在鲁老师身上,充分体现出中国教师“教书育人”的优秀传统。她不仅课上得好,平时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也非常关心,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带我们之前,她带了另一个初中班整整三年,同那个班的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她的博爱精神也在他们身上继承下来。这个班升入高中后,和我们结成对子。那个班的哥哥姐姐们经常给我们辅导功课,关心我们的生活,还给我们班男生理发。后来因为“文革”,我们只能下乡,否则我们升入高中后也一定会把这种博爱带给我们的学弟学妹。

控江中学自由宽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也使我们受益匪浅。入校后,学校在我们年级两个班(包括我所在的班级)实行一项实验,想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将原来的中学6年缩短成4年,减少一般知识的传授,重点保证能力和素质培养。当时有一些非常创新的做法,其核心是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教师启发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一个方式是教师只拿出教学大纲,所需的例子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记得有一个关于“比例”的例子,鲁平平老师只对编写方法提出大致的建议,余下的让我独立完成。鲁老师的信任使我十分感动,我暗下决心,要竭尽全力,让她满意。结果我不仅完成了文字的编写,还决定“锦上添花”,配上插图,通过两个齿轮的关系来说明“比例”这个概念。为此,我向二哥学习制图,学会了画规范的椭圆和齿轮,为教材配上了插图,得到了鲁老师的表扬。现在想想,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学了数学,还学了与此相关的其他能力,一点不枯燥,一点不苦恼,而是自己想学,乐在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能力,也意识到了信任的珍贵,学会了今后如何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这才是真正、全面、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虽然后来由于“文革”爆发,我正规的初中学习不到两年,但鲁老师和控江中学教给我的学习、待人和处事的方法让我受益至今。

控江中学也是一所校风严谨、催人奋进的学校。它建于1953年,当初是为了给附近工人新村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中学教育。因此,我的同学大都来自于原来比较贫困的工人家庭,他们的父母们也都非常感激党和政府。他们经常教育同学们要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报效国家。学校也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至今,我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教务长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我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穷国,还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变成一个强国。我恐怕是见不到那一天?。拜托你们?。”今天,不论这位教务长是否还健在,我们都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他,告诉所有培育过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的母校,我们这批学生没有辜负你们的培养,你们的期望正在我们手中渐渐变成现实。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999年任校长至今。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硕士学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LearningManagementEnglishthroughComputerSimulation等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了《工商导论》等教材和《模拟期货交易》计算机模拟教学软件。上海控江中学1968届毕业生。)

网络支持:光明网

新浪网・新浪博客

人民网・文化频道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Email:mxla1008@yahoo.com.cn

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教育部、新闻报道策划部100062

编读互动

水调歌头・读《母校礼赞》感

母校是圣地,母校似摇篮。遍布城镇乡村,育人皆乐园。敬灵魂工程师,亲手培育嫩苗,热心知识传。忆校友情谊,谢恩师期愿。华夏昌,民族强,古国灿。历代英豪,多种学派文明展。甲骨衍生电脑,罗盘拓展卫星,博学出校园。吾辈需奋斗,昂首擎蓝天。

――北京读者 曹宝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