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需要减负的不仅仅是中小学生,基层教师也急需减负。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基层教师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1个小时左右,有3成教师失眠,7成教师喊累,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减负问题亟待解决。
据一位多年从事一线
前不久“南京市青少年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研究”课题组,对该市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了抽样测试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3.9%的教师周课量是10-15节,加上备课、批改作业和其他管理工作,大部分教师的工作量较大。53.9%的教师体力上感到较累,22.9%的教师觉得很累。
但这还只是普通教师的工作量,毕业班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班主任,更是承受着工作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由于面临升学率的考验,社会对这些教师期望值都很高,“从我当上毕业班班主任到现在,失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的压力已经超出了负荷,真是感觉心力交瘁。”一位初三年级班主任教师无奈地告诉记者。
压力这么大,使得教师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堪忧。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前段时间对南京市部分中小学老师的健康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南京目前至少有25%的教师失眠,10%以上的教师患颈椎病,18.3%的男教师患有白内障,12.1%的女教师患有小叶增生,这些比例都远远超过了社会上的一般群体。扬州的相关调查结果也显示,67.8%的教师认为工作量超负荷,城区小学82.5%的教师认为工作量超负荷,91.3%感觉疲劳或十分疲劳。在身体健康状况调查中,选择填写亚健康的占76.1%。在心理健康调查中,44.6%的教师填写心理压力大,42.3%的教师填写心理压力很大,只有0.7%的教师认为自己心理压力不大。
有关专家指出,社会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的减负工作,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氛围,要尽快建立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新评价标准,以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自身心理的保健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坚持运动,培养多种兴趣,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本报南京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