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论的电视化解读

2008-02-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集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在央视十套黄金档隆重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该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为切入点,围绕“为什么要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逻辑主线,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既恢宏大气又生动感人,既注意思想性、知识性,又讲求艺术性、观赏性,是一部运用电视手段对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全景式解读的电视理论大片,是用音像阐释科学理论的一次成功探索。现摘发部分专家有关该片的评论,供学习参考。

富于思辨和激情的理论阐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杨胜群

电视理论片是理论宣传的一种新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艺术的特点,使居于“庙堂之高”的理论走向寻常百姓。大型电视理论专题片《走向和谐》就是这样一部成功之作。它富于理性地思辨和解读,努力阐释和谐社会理论的深刻内涵,揭示这一科学理论的理论和历史深度;同时它又富于激情地描述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业绩,展望这一社会理想不断实现的光辉前景,是科学理论的形象解说,又是社会生活的激情展示,发人思考,催人奋进。

这部片子鲜明的思辨性首先表现在它严谨的理论逻辑上。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但是不少人对这一理论产生的渊源和依据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片子运用珍贵的文献、史料,从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和谐社会”的空想,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把“和谐社会”由空想变成科学,再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主张,对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精细而形象的勾勒与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地说明了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本有的题中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揭示了和谐社会理论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使人们认识到和谐社会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片中特别注意揭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内在逻辑,在对和谐社会理论的阐释过程中,很好地说明了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即:两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片子很好地把握和谐社会理论的准确定位,坚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来考察,作为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果来考察。片名“走向和谐”凸现了这一定位,片中的具体内容也体现了这一定位,主要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始终从“走向和谐”的动态描述社会生活。

这部片子的思辨性还表现在深刻的历史逻辑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成果总是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这样,它才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也是这样的理论创新成果。片子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中,说明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社会理想和文化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理想和文化追求上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意愿和意志。片中清晰地阐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及他们为实现社会和谐所作出的种种艰辛努力和探索,表明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了这一使命意识。

这部电视理论片在对和谐社会理论的阐述中,既充满了思辨又充满了激情。片中用激越灵动的画面和解说语言,描述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业绩,摄写走向和谐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社会风貌,憧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理论真挚的拥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切夙求和期盼。它既是和谐社会的礼赞,又是和谐社会的畅想曲。

这部电视理论片既富于思辨又富于激情,还表现在它把说理同叙事、抒情结合起来,既寓理于事,又寓理于情。一些深刻的道理,通常是用典型事例来说明的,这些事例又大多都是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新鲜活泼的原生态的人和故事,带着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质朴情感和哲理。片中有不少人物访谈,访谈者大都是基层干部群众和对和谐社会理论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所谈内容都是他们的真情实感,贴近群众,能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片子深入挖掘理论的情感内涵,在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进行理性辨析的同时,还以抒情的笔调,重点抒写了和谐社会理论以民生为重、“情为民所系”的人民情结,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片中运用大量珍贵影视资料,外拍镜头写实性很强,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和清新优美的音乐,从而营造了一种激越的情绪氛围。

《走向和谐》的创作者是一群对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满腔热情的理论工作者和电视艺术工作者。他们为拍摄这部片子,深入全国各地,行程数万里,采访了近百个人物,拍摄了上百个点,可以说是成于艰辛。《走向和谐》一片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是能够拍出“好看”的理论专题片的。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尝试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章百家

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理论文献专题片《走向和谐》,以精心构思的框架、丰富的内容,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走向和谐》这部专题片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

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走向和谐》把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现实的关注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挖掘。

在这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和谐的思想渗透着中华悠久文明的神韵。从《左传》到《大同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两千多年来,“和”文化渊远流长,对“大同社会”的描绘和向往也不绝于书。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和谐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勾画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并作了最初的尝试。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当然,在考察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背景时,该片着力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与奋斗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从该片中看到,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丰富图景,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国家的发展已经由主要抓经济建设转为抓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人们不难认识,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指导中国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走向和谐》全面反映了党为推进社会和谐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该片各集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外交事务等不同侧面记述了近年来为构建各方面的和谐所作的努力,展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表彰思想道德模范等重大政策举措。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是与十六大以来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方面面的实践与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论时,这部专题片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全片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比较生动地阐释了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

该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说明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说明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该片突出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等重要论断,这都是对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正确解读。

贴近民生是这部理论专题片的一个特点和亮点,而这也是和谐社会理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从一开始就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该片通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的采访,不但让人们明了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方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主张,而且通过展示十六大以来在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上的重要进展,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通过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正把美好的理想逐步变成美好的现实。

总的来看,这部理论文献专题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以丰富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理论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用影像阐释科学理论

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 金德龙

科学发展的中国,孕育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和谐发展的中国,创造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构建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如何宣传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使之深入人心,是当前理论工作者一项共同的任务。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理论片《走向和谐》,第一次运用电视手段对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全景式解读,是近年来拍摄得比较成功的电视理论大片。该片的成功之处体现在:

一是深刻的理论说服力。制作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电视理论片具有较高的难度。理论工作和电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不了解电视工作的规律;而电视工作者对有关理论了解不多。《走向和谐》的创作实践充分说明:理论工作者与电视工作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准确把握重要理论观点,准确阐释科学思想体系,准确展示丰富精神内涵。该片紧扣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主要论述,围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逻辑主线,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使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理论准确清晰地呈现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具有深刻的理论说服力。

二是准确的政治把控力。电视理论片的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非常强,稍有疏忽就会直接影响宣传效果。因此,在创作电视理论片时,要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准确的政治方向,准确表达理论观点、思想体系和精神内涵。对每一集内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都要认真推敲,严格把关,妥善处理好一些敏感复杂的理论问题。《走向和谐》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整体结构把握合理。全片共分十集,各集不仅相互独立,而且紧密相连;不仅有机组合,而且首尾呼应,恰到好处地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其次,思想脉络把握得当。全片深刻论述了和谐思想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学、辩证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1世纪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并实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创举。这条思想主线贯穿全片。再次,理论观点把握准确。这个片子从酝酿、策划到最终定稿,数十次修改,几十次打磨,基本思想、重要观点、论述阐释都严格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真正做到思想深刻、观点正确、论述精到、内容丰富,避免出现理论上、政治上不合适、不准确、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精美的艺术感染力。电视理论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将理论观点、思想体系、精神内涵等抽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电视画面。任何一部成功的理论专题片,都必须把深刻的哲理与精美的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生动、丰富的电视画面,表现出深邃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走向和谐》运用了大量电视艺术手法,在场景选择、场面转接、资料选择、动画特效、音乐音响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使电视理论片的叙事风格和思辨特色都得到较好体现。整个片子充满激情,既恢宏大气又生动感人,画面靓丽流畅,音乐优美,解说厚实,语言精炼,与画面配合完美,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达到了用诗意的语言演绎深刻理论、精美的画面表现科学道理这样的效果。因此,总的来说,该片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走向和谐》:追求理想的跋涉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局长 谢义亚

由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伴随着2008年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恰如一缕缕和煦的阳光、一阵阵和暖的春风,令人振奋,使人陶醉。《走向和谐》主题鲜明、访谈深刻、解说精彩、画面丰富,具有时间跨度大、理论分析深、文献资料实、叙述语言美的特点,既是和谐理论的大餐,也是电视艺术的盛宴,在理论和艺术上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一,全面阐释了党的十七大主题。《走向和谐》开篇就直奔主题,从历史的中国很快切入到现实的中国,对党的十七大主题作了完整表述,并展示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精辟论断。随后,全片围绕党的十七大主题,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结合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领域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画卷。

第二,深入探讨了和谐的基本内涵。《走向和谐》采访了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谈了对和谐的理解。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说: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身体和心理都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每个家庭的和谐,不同社会层次的和谐,各个经济阶层的和谐,民众与政府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它们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天和人的和谐问题,人和社会的和谐问题,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问题,都有一些思想资源;我们今天可以继承这些资源,但要给它以现代的诠释。从他们的阐释中可以体会到,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界内部的关系的理想状态。深刻理解和谐的基本内涵,对于促进和谐、走向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理性解析了国内外的和谐梦想。《走向和谐》解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和谐梦想。从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和”字,看到了帝王将相对天地人、君臣民致中和合的企盼,可是他们以压迫作为统治基础,不可能实现“和谐”。《走向和谐》还谈到从洪秀全的《天朝天亩制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天下大同的梦想在革命者和思想家中间生生不息,然而阶级压迫的社会性质不变,和谐梦想终究难圆。《走向和谐》也解析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些和谐梦想。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到傅立叶的“法郎吉”,再到欧文的“新和谐村”,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企图在不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不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前提下来实现“和谐”,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导致失败。

第四,精辟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思想。《走向和谐》引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论述,还引述了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论述,特别是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类理想社会作的诗意盎然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不仅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描绘了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第五,系统回顾了我们党追求和谐理想的奋斗历程。《走向和谐》谈了《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于1920年在上海出版,谈了党的一大、新中国诞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事件,谈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美好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谈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不懈努力,谈了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些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理想的脚步。

第六,充分体现了艺术和谐、团队和谐。和谐讲的是协调、配合、秩序、美感。在审查脚本时,专家们就提出《走向和谐》不仅理论水平要高,而且艺术水平也要高,画面、解说、字幕、音乐等各方面都要追求完美,要协调、配合、统一。现在看来,基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艺术上的和谐美。艺术和谐与团队和谐分不开。《走向和谐》从立项到播出历经近两年,不仅脚本创作下了很大工夫,而且编导制作也下了很大工夫。特别是当得知这个编导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时,我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智慧、执著而感动。我真切地感到,他们的行动如同本片反映的内容一样,都是追求理想的跋涉。

让和谐社会的理论走向人民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巡视员、湖南省社科联主席 郑佳明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发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的新需求都摆在我们面前,发展需要和谐,人民期待和谐,时代呼唤和谐。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有关决定,再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由初步认识到价值取向,由价值取向到理论体系,由理论体系到行动纲领,才短短五年,在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社会建设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飞跃。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统一了知行,既是实践的新认识新总结,又开辟了实践的新征程新境界;沟通了党群,既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反映了民众的根本意愿;贯穿了古今,既应对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中国当前的改革趋势,也渗透着中华悠久文明的神韵;连接着中外,既是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政策,也宣示着我们立足世界放眼全球的外交方略和大国风范。

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群众性。某种意义上说,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民族思想的解放,时代潮流的体现,社会的与时俱进和人民的观念更新。这个思想特别需要广大干部和群众理解、掌握和实行。党的理论创新前进一步,理论武装也应该跟进一步。当前的干部和群众不是不需要理论,而是希望更简明更便捷更通俗地了解理论。

用电视理论文献片解读宣传和谐社会理论是一次艰辛的探索。十集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力图全景式解读和谐社会理论、生动阐释十七大主题,作出多层面、全方位的解读。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撰写脚本有三难,一是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难,二是布局谋篇融会贯通难,三是深入浅出形象化艺术化难。为使理论文献片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效果,本片创作伊始,便确定了“专家看了不浅、百姓看了不深”的原则,既要

体现权威性和准确性,又要兼顾纪实性和可视性。本片摄制过程中,经历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胡锦涛同志“6.25讲话”、党的十七大等重大历史事件,撰稿者学习钻研随时跟进,脚本的修改完善也是随时跟进。本片在谋篇上打破了一般文件和理论文章理论叙述的程式,根据电视艺术表现的规律,从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紧密关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入手,根据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来布局谋篇,力求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本片的叙事方式既保持了理论文献片的一贯风格,又融入了大量纪实性素材和历史资料,把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用故事和事例来说道理,把概念逻辑性演绎推理转换为平实简明的白话,使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辨性有机结合起来。拍摄制作过程中力图用语言画面音乐感染观众,后期制作中融入了3D场景再现、动画特效等现代电视手段,强化了视觉效果。

电视理论宣传教育的成功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房宁

十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历史画卷,深入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历史规律性。应当说,这是运用电视这种影响最为广泛的传播手段进行理论宣传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做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发展动力释放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在追求富裕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活力。

但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随着发展解决了,但也有些问题却在发展中进一步积累起来,成为发展的障碍。《走向和谐》正是在我国社会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探索社会发展的实质,解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呢?《走向和谐》不回避矛盾,准确地从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失衡现象入手,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差距增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反差、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向和谐》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广大观众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富裕也不能“一俊遮百丑”;揭示出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深刻道理。指出:要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就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而新认识新思路的基本精神就是注重社会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深刻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节,主动自觉地消除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将其负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应当说,《走向和谐》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使这部理论文献片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感染力。

《走向和谐》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描述了我们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识的形成过程。《走向和谐》在揭示人类社会和谐的内涵和追求的阐发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给了人们一条十分清晰的历史线索。这部十集电视文献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和谐问题,而每一集都有历史的回顾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交代梳理,帮助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和谐的本质涵义和价值所在。从而给了观众一种既简洁又厚重的历史感觉。透过历史讲理论,是该片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是理论观点阐述准确。面向大众阐释理论问题,关键要做到通俗易懂。《走向和谐》深入发掘了古往今来社会和谐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涵义,揭示了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进步的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这就使得该片具有了深入浅出的特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