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大学新增3位两院院士,由此院士人数增至33人,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另外,据一项调查显示:南京大学没有一位院士在外挂名,也没有一位院士因为待遇问题跳槽。在没有和其他高校合并的情况下,南京大学多年来坚持修“内功”、练“硬功”、显“真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收获了独具特色的累累果实。
“南京大学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和科研氛围,使各种人才发挥特长,做出成绩。”这不仅是祝世宁院士的肺腑之言,更是南大学者们共同的心声。
南京大学老一辈学者用严谨治学的态度、谦虚淡泊的品行和民主宽厚的作风,团结和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也逐渐积淀出具有特色的“大师+团队”的科研模式。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冯端院士,还在日日伏案撰写专著《凝聚态物理学》英文版下卷,他在科学事业上的孜孜以求感动着每一位年轻后学。冯端院士常常说:“科技的发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客观规律。当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好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超过自己。”
多年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冯端、闵乃本院士等的集体努力下,促进学术梯队建设,提高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至今该实验室已连续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更是获得了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南京大学拥有两院院士3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成为高校中令人瞩目的“人才高地”。
励学敦行练“硬功”
多年来,南京大学学者们秉承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科学态度,练就出一身“科研硬功”。
2007年初,闵乃本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课题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从提出基本概念一直做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花了整整19年时间。在闵乃本院士的团队里,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每一位成员吃完晚饭都会自觉地赶到实验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19年如一日。
如今,像闵乃本课题组这样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团队在南京大学至少有几十个。今年1月8日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和徐静娟教授完成的《功能界面修饰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以及物理系王牧教授与闵乃本院士合作完成的《晶体生长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等多项成果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南京大学已连续6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覆盖了生命科学、物理、数学等众多学科。如此多的重量级奖项,正是无数个闵乃本式课题组练就“硬功”的佐证。
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实验室、仪器前、电脑旁都闪现着院士或教授忙碌的身影。王业宁院士大病初愈,马上就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工作。一个研究生告诉记者,他的导师每年几乎都要干到大年三十才“收工”。“在导师们的榜样作用下,我们也坚持与导师一道认真地做好手头的事情。”
厚积薄发显“真功”
2007年,南京大学新增院士数量名列前茅,在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上均实现了重要突破,在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厚积薄发,显出了真功。
多年来,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与生产相结合,逐渐成为一所以基础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刚刚当选2007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全兴正是这样一个“连接知识与社会”的典型代表。
“把污水变清、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张全兴教授几十年科学生涯中的心愿和追求。经过实地调研,张全兴看到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他决定把过去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用到环境保护上。他尝试采用的树脂吸附技术既治理了有机工业废水,又提高了企业效益,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近几年来,南大与企业合作、转化、技术服务科技项目2000多项,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100多个,与地方政府合建产学研基地20多个,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
该校校长陈骏说:“崇尚基础研究一直是南大特色,以后的南大也不准备改变这个特色。但我们更要寻求进步,在高等教育中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个台阶就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为社会服务。大学不应该只是创造知识和财富,更应该是连接知识与社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