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问题讲得真透彻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刘嘉坤一见面就激动地告诉记者。报告中提到的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让刘嘉坤感到受益匪浅。
说起刘嘉坤,就不得不提起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九间棚这个沂蒙山区的小村落有70户236口人生活在
带领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刘嘉坤,又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村民真正富起来。早在16岁时,刘嘉坤当过果树技术员,那时他种植一棵果树的收入抵得上半个村的收入。“这让我深深感觉到,农民要致富还得靠科技。”刘嘉坤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沂蒙山区的平邑县素有“金银花之乡”的美誉,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历史有200多年。刘嘉坤把目光瞄准了金银花栽培,利用自己当过果树技术员的经历,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建立了联系,邀请专家联合培育金银花新品种。通过多次试验,新品种“九丰一号”比传统品种增产80多公斤,增产率超过50%。紧接着,他们又开发出多个高附加值金银花产品,远销到国际市场。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过程中,面对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初中文化的刘嘉坤明显感觉到自己落伍了。于是在1997年,他毅然走进北京大学,开始了两年的脱产学习。充电后的刘嘉坤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99年,他创立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还邀请中科院专家在公司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随后不久,他又在北京顺义区承包了400多亩的果园,实现了一个沂蒙山区的农民把企业办到祖国首都的梦想。在他的带领下,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比5年前几乎翻了一番。刘嘉坤因此又获得了金银花产业的“袁隆平”美誉。
有了科技“撑腰”,刘嘉坤继续演绎着“九间棚的故事”。他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九间棚要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