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2008-03-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针对这起由达赖集团精心策划、煽动,有组织、有计划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有些西方媒体,对新闻元素进行了有意识剪裁甚

至歪曲,颠倒黑白,误导受众。对这种公然违背新闻最基本的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行为,国内传播学知名专家学者纷纷给予了强烈谴责,今天刊出的是本报记者对他们的专访。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岂容玷污

――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甘惜分

本报记者丰捷

某些西方媒体近来对3月14日发生在拉萨的打砸抢烧事件进行的歪曲报道引起了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甘惜分的愤慨。

“新闻事业的生命是什么?真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所有的报道、评论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然而,十多天来,一些西方媒体罔顾事实,对拉萨事件进行连篇累牍、触目惊心的歪曲报道,不少西方报纸、电视和网站上充斥着对我国政府“镇压”藏人的不实报道。“这完全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没有在现场,而是依靠主观臆断,完全违反了新闻事业的规律。”甘惜分说。

甘惜分说,这也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客观、公正是应该永远恪守的准则。“在这些歪曲报道中,西方媒体自我标榜的客观、公正在哪里?我们看到的只有偏见,带着傲慢的偏见,先入为主地歪曲事实,丑化中国政府,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以达赖为首的分裂势力造势,影响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

“偏离公正的立场,对事实的公然扭曲,也充分暴露了某些西方媒体的虚伪。”甘惜分说,“一方面他们高喊着反恐的口号,另一方面却无所顾忌地支持少数坏人打砸抢烧这一极其恶劣的恐怖活动。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完全是在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服务,为他们的政治服务。”

年逾九旬的甘惜分执著于中国的新闻教育及新闻学事业半个多世纪,今天,这位中国新闻界著名专家更愿意以“新闻规律的探索者”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说,对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中所进行的歪曲、虚假报道,我们首先要坚决地予以揭露和谴责。“现在,中国政府不是正在组织境外媒体去拉萨采访吗?希望他们能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把握机会,作出符合实际的报道。”

甘惜分同时表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从未有过所谓的“大藏区”。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充当着以达赖为首的分裂势力的幕后支持者,现在,某些西方媒体又跑到前头指手画脚,实际是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此,我们应该予以严厉谴责。

甘惜分最后再次强调,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基本原则,损害了新闻的真实、客观和公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底线,“这样的媒体,其公信力何在?”

新闻客观性原则不容践踏

――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

本报记者夏斐 通讯员王怀民

“这次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之时,我正在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访问。在当地的电视屏幕上,我目睹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一些媒体公然践踏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肆意欺骗、愚弄社会舆论的恶劣行径。对此,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我很气愤。”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罗以澄教授说。作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以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专业的角度作了分析。

罗以澄说,具体而言,这些西方媒体的恶劣行径,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比如,电视屏幕上明明展现的是我公安民警正在协助医护人员把受伤群众送上救护车,但解说词却说已经有数十人被(我公安武警)打伤、打死或者抓走。

二、移花接木,混淆视听。比如,明明是在别的国家发生的警察正在驱赶一些闹事喇嘛的镜头,却被移植到这次拉萨事件的电视报道中,画外音还栽赃说是中国军警正在镇压抗议者。

三、捕风捉影,制造谣言。这一点在一些西方媒体关于这次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伤亡人数的表述上最为明显。在同一天的电视报道中,有的西方媒体说伤亡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人,有的则说超过了八十人,还有的说超过了一百人,有的甚至说超过了三百人。更为可笑、恶劣的是,这些报道都不指明信息来源,用的只是“据说”二字。

西方新闻界一贯标榜他们的报道是最讲究客观、公正的。然而,在这次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中,一些西方媒体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公然歪曲事实真相,制造虚假新闻,愚弄、欺骗公众舆论。这又一次揭开了这些西方媒体的虚伪面具,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所谓西方新闻自由究竟是什么货色。罗以澄强调,真正的新闻自由是全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同追求,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职业规则,决不允许玷污和践踏。

西方媒体“公正”面具下的议程设置

???-----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

本报记者李玉兰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报道,西方媒体公正的面具下,其实早就先入为主有了‘议程’,在西方媒体那里,所谓的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关于此次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就是如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教授表示。

在这次有关报道中,有的西方媒体扭曲事实,比如给图片配假说明,或者把发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事情的图片放在报道西藏的文章旁边,并且故意弱化图片说明等等。

西方媒体一向自诩客观公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报道情况?程曼丽教授深入分析了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报道背后的“议程设置”。

“几十年来,西藏发生的事情一直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议程设置的关键词。他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知与判断,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判断去报道。在此次拉萨事件上西方媒介众口一词的报道和一些特殊手段的运用,这是违反新闻规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的,但是从西方媒体一贯的表现来看,又不足为奇。”程曼丽说。

“‘议程设置’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理论假设,在西方媒体那里,所谓的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对于西藏最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包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面设施、条件的改善等,西方媒体不大会感兴趣,因为这不符合他们预设的框架,而西藏一旦出现麻烦,符合了这个框架的预期,他们就会高度关注,连篇累牍地报道,并以自己的解读去影响广大的受众,在受众的头脑中形成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其实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李普曼早就指出过,媒体营造的是拟态环境(又称虚拟环境或假环境),而不是真实的环境,它融入了人的主观意志和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很可能是偏离客观事实的)。由于专业性的选择、加工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也就是说,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虽然不是真实环境,却会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提到西藏,西方受众就会产生很负面的联想,刻板印象已经形成。”

其实,西方媒体在其他方面的报道也是如此。前不久,程教授对国内一份研究国际报道的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国外媒体涉华报道的分析文章作了一个考察,选取1995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各一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西方媒体(主要是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基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此,程教授表示:“目前,国际传播领域中的信息流动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特点,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由国际大媒体向一般性媒体流动,反向流动的情况很少发生。这就使得西方媒体有关中国、有关西藏的议程设置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国自己发出的声音却相对弱小,无法影响到更广大的受众面。”

不过,虚假的报道终究会露出“马脚”,最近在网络上很多网民对于西方媒体在报道中的失实和歪曲发出抗议和抨击,有的网民专门申请开通了网站抗议西方媒体,收集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出现的各种失实之处,呼吁公众认清西方媒体的真面目。程教授认为,这种情况说明,公道自在人心。同时,程教授表示,要突破西方国家对我国议程设置的框架,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读与偏见,我们只有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中去,争取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境外传媒歪曲报道违背新闻基本原则

――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

本报记者吴春燕 张景华

连日来,数以万计的网民义愤填膺,在新浪网、中华网等论坛上谴责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网站及其他一些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偏袒在拉萨市打砸抢烧的暴徒。记者就此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请他从专家的角度剖析境外传媒此次对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

记者:您认为此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董天策:事实真相已经公开,3月14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煽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是一起“藏独”分子所谓“利用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会,展开各种活动,迫使中国政府在2008年或者未来两年内解决‘西藏问题’”的一场阴谋。

记者:您如何看待各国媒体的报道?

董天策:我国媒体已作了大量实事求是的报道。我注意到,西方媒体对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有少数是从事实出发的,但大多数是违背真实、客观等基本新闻准则的。由于种种原因,那些违背真实、客观等基本新闻准则的报道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需要加以认真的分析与批评。

记者:您认为西方媒体不实报道采用了哪些手段?

董天策:大体上,西方媒体报道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例如,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网站刊登图片称,中国军人将藏人抗议者拉上卡车,可图片中明明是别国警察。

二是图文不符,片面报道。3月1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法新社在各自网站上使用了一张描述一辆车正向两名平民驶来的图片,虽然CNN网站的图片说明写的是“藏人向军车投掷石块”,但图中却看不见相关场景。事实上,当时军车旁有约10名暴徒在向军车投掷石块,只是CNN和法新社未选取这种客观描述暴徒恶行的照片。

三是未查实情,措辞武断。3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网站上刊登拉萨事件的报道,所用配图是西藏当地公安武警协助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送进救护车的场景。然而BBC给出的图片说明却写道:“在拉萨有很多军队”,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救护车上大大的“急救”

二字。

记者:西方媒体这些虚假报道是否别有用心?

董天策:是的。部分西方媒体对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进行连篇累牍、触目惊心的歪曲报道,并且在中国媒体以事实披露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真相后,仍然置若罔闻,则是别有用心,甚至居心叵测的。部分西方媒体将自己打扮成道德和正义的捍卫者,他们置西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事实于不顾,反复指责中国政府“剥夺藏人宗教自由”、“灭绝西藏文化”。他们还别有用心地将北京奥运会牵扯进来,鼓吹抵制奥运,这反映出某些西方媒体的“习惯性”“偏见”与“成见”。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

??-----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

本报记者曹继军 通讯员王慧敏

面对某些西方媒体在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之后不顾事实、张冠李戴、以“偏见压倒客观”的失实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教授表示愤慨。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事实真相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新闻媒体均应遵循的原则。

赵凯院长说,新闻的真实性有几层含义:

第一,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虚假报道、捏造事件。

在《泰晤士报》等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军事镇压”、“藏人被杀数百人”等文字随处可见,明明是一些暴徒打砸抢烧、伤及人命,却说成是“和平示威”,全然不顾事件的本质和事实真相,违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二,解读应是准确的。

比如:3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所刊登的一篇报道,使用的配图明明是在西藏当地公安武警的协助下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送进救护车的场景,却全然不顾救护车上的“急救”两字,硬将图片说明写成“在拉萨有很多军队”,妄图向民众传达“军队镇压、武力管制”这一虚假信息。

第三,事实的本身要经过核实。

不是亲历、没有目睹,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一些片面之词,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予以刊登,也是违反新闻真实性的。比如:有一些西方媒体在听说拉萨街上有军警之后,便推断出“动用军队武力镇压”这样的事实,而真相却是警察在街头保护民众生命安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赵凯院长指出,出现这种不实报道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为了夺人眼球,有些媒体本着“没有事故就没有卖点,没有动荡就不是新闻”的观念去选择、制造甚至扭曲新闻;二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新闻的立场选择、事实取舍不同。比如:中国的民族问题向来是西方媒体“习惯”报道的主题;三是西方社会中一部分存在“敌对情绪”的人带着“偏见”甚至“成见”去进行新闻报道。通过掩盖真相、歪曲事实来迎合西方政客,愚弄西方公众,达到孤立中国、分裂中国的目的。

站在带有特定立场的角度去报道,将自己的价值理念强加于读者,只能是让西方媒体一贯标榜的“客观公正”越发显得苍白无力。西方新闻界不应因意识形态的缘故,去选择新闻报道角度,做出掩盖事实真相、为达赖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粉饰的蠢事。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成为西方媒体的“测谎仪”,群众眼睛始终是雪亮的。赵凯表示,新闻虽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但违反了真实性原则,就等于丢弃了新闻的生命。

赵凯说,他也很欣喜地看到,有很多西方媒体客观报道事实真相,如:德国某一周刊载文介绍西藏历史事实,揭露达赖集团分裂国家本质;还有一家德国网对曾经报道失实一事进行了公开检讨,体现了真正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坚决抵制失实报道

――访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蒋晓丽

本报记者余长安 贾宇

对于近日发生在我国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某些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蒋晓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蒋晓丽教授列举西方媒体失实报道发生在我国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拙劣做法说:他们或“以偏概全,歪曲事实”,或“张冠李戴,编造故事”,或“肆意夸大,追求轰动”。德国《图片报》3月17日在其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其报道对事件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或模糊表述,或称有“数百人伤亡”、“数百藏人被杀”,将新闻事实随意夸大,用谣言制造轰动效应。

蒋晓丽教授说,众所周知,在新闻传播领域,都以追求真实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准确、客观、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不仅是中西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更是每个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养,是他们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底线。

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新闻中所引用各种材料和背景资料,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与解释都必须符合客观事实自身的逻辑,必须反映事物关联的内在规律,蒋晓丽教授认为,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在此次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中,公然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以自身的主观判断取代事实真相本身,甚而至于完全根据自己立场的需要,弄虚作假,生编硬造,无中生有,制造了一系列的假新闻,这种公然的造假不仅是西方新闻界的丑闻,也是全世界新闻界的耻辱!

蒋晓丽说,西方新闻媒体一再宣扬自己是社会公器,如果是社会公器,就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信息平台,应该作为全社会获取信息,了解自我、他人

和社会真相的有效渠道,而某些西方媒体不仅违背自己一贯标榜的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原则,更违背了国际传播的基本伦理规范,不惜牺牲自身媒体形象,不惜损害媒介公信力,不惜违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舍客观而取偏见,舍声誉而取骂名,成为某些政治集团推销其价值理念、蓄意丑化中国国家形象并将其强加于受众的工具,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眼球而攫取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手段。

蒋晓丽教授坚决地表示,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某些西方媒体的真实目的,坚决抵制和谴责此次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用真正的事实来批驳假相、以正视听。

请尊重事实

――清华大学周庆安研究员评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伎俩

本报记者丰捷

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连日来引起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的持续关注。经过认真的核查、比对,以及与众多网友的交流,他发现一些西方媒体不仅在镜头和图片上“大做文章”,在数字的表述上也“煞费苦心”。

一向标榜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为什么偏偏在报道西藏,特别是此次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使用诸如移花接木、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等如此低级却恶劣的手段呢?周庆安分析指出,首先,西方媒体对西藏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报道框架。周庆安说,这样的报道框架完全受制于达赖集团在海外的影响,使西方媒体树立起一种有失客观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在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之初,一些西方媒体就先入为主地使用了“镇压”一词。而西方媒体在报道巴黎骚乱和美国洛杉矶黑人骚乱事件时,并没有用“镇压”这样的字眼;相反在这两起事件中,他们形容行凶者为“暴徒”,但在报道拉萨事件时却将真正的暴徒称为“藏民”或“和平示威者”。

同样的事件,发生在西方世界和发生在中国,它们报道的方式却不一样。周庆安说,从西方媒体的这场报道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在拉萨事件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西藏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不在乎,他们更关注的是抢夺发言权,“谁在说”、“怎么说”变得更关键。

“在这种软力量的较量中,舆论环境成为第一道壁垒。而事实上,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并不乐观。”

周庆安认为,西方媒体对西藏的偏见是造成报道严重失实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无视中国广大网民的声音,无视外国游客的真实感受,所采用的信息大多来自达赖集团单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舆论报道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简单、极端地在西藏事务的报道中把中央政府和藏族民众分成对立的双方,否则,在他们看来就会因缺乏冲突而失去故事性。另外,也是他们刻意迎合舆论的需要。可以说,受达赖分裂集团的影响,某些西方人已经形成惯有的思维定式,媒体如果不迎合他们这一心理预设,不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就不好卖了。”周庆安说,这是商业化的结果,在商业化面前,新闻的真实性完全被忽略了。

周庆安说,这些别有用心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媒体所谓“客观、公正”的虚伪性。他认为,在与西方别有用心媒体的较量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迅速、及时地发布真实信息,使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而此次中国媒体的表现也的确为中国民众揭露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播出的拉萨事件的画面,就是对事实最有力的说明。”

“用事实说话,是最好的舆论引导。”周庆安说。

3月27日,人民日报披露了某些西方媒体在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的歪曲报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