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继军)两个项目超150亿元以上级的产业规模,科技合作遍及全国25个省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53%――华东理工大学借力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这一“助推器”,为专利技术成果的成功转移注入强大活力,催生了高科技成果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华东理工大学早在1998年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从实验室成果发展到150亿元产业规模的过程,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蓄势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好诠释:2003年,经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优选、策划、推荐,该专利技术获“第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05年,由转移中心组织策划参加上海工博会,获“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由转移中心组织推荐到教育部,入选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与上海华谊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化学与化工先进技术研究中心。2005年5月,借助镇江市党政代表团来沪考察的机会,华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精心组织推介了一批科研项目,在随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甲醇装置的招标中,转移中心和科技人员共同提供了煤气化、甲醇合成及其他部分煤化工相关工艺、装备技术,一举中标,从此打开了华东理工“煤气化技术”的产业化实施推广之门。至今,“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相继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型企业得到了专利实施,目前已有30余台多喷嘴气化炉在运行或建设中,将形成超过150亿元的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