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化工企业,很容易让人想到漫天粉尘和刺鼻气味。但记者日前在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化涪陵公司)看到,厂区里树木葱郁,片片绿油油草坪让人愉悦,并无任何异味。
“早在2002年,生产线上的最后一套燃煤锅炉就下岗了,取而代之的是余热发电锅炉,”公司总经理王川对此十分自豪,他指着厂区内矗立的大
让王川更为自豪的是,“十五”以来,中化涪陵公司在经营指标连创新高的同时,企业能耗和排放指标持续降低:累计实现节能160.5万吨标煤,节水2.6亿吨,废气和废水排放分别下降77.6%和95.7%,废渣综合利用率由8%提高到30%。
耗水大户变节水先锋
耗水量大是化工企业的特点。“以前,公司每生产一吨硫酸要耗水120吨,而到了2007年只需要2.81吨。”中化涪陵公司总工程师盛勇说:“过去从长江里打上来一吨水,生产线上走一圈只能利用30%,剩下的七八百公斤水又流回了长江,产生了巨大的浪费。”
作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地方“五小”企业,中化涪陵的前身――涪陵化工公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走出高耗水的困境。由于厂区紧靠长江岸边,企业产生的废水在过去几乎全部直排长江,“以前有7个工业排污口,大量红色的污水从30厘米粗的排污口倾泻而下,流入长江50米远才逐渐消失。”
地处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水利用率的低下,使中化涪陵对“节水”二字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化涪陵便引进先进工艺,对制酸设备进行了3次大的技术改造,企业高耗水的状况由此得到一定改变。
在污水处理方面,国内多数企业采取的做法是将全厂污水集中到末端统一处理,“但各种污水的成分不同,统一处理会增加难度,费用相对较高,且处理后的水无法循环使用,”盛勇说:“我们意识到了这一弊端,相继制定了源头抓起、分级利用、循环复用等符合中化涪陵现状的处理方法。”
盛勇介绍说,以“分级使用、多次使用”为理念的废水多级循环复用工艺的应用,使企业的耗水量及污水排放量降到了最低。2006年,中化涪陵按照该工艺要求,采用稀氨水逐级提浓和串级冷却循环复用技术,实施合成氨污水及循环水综合治理工程,尽可能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当年便减少废水排放380万吨。
随后,废水多级循环复用工艺被中化涪陵推广到了生产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废水最多循环使用4次的奇迹。如今,中化涪陵生产每吨硫酸的耗水量由原来的120吨降至2.81吨,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7%。
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在许多企业不愿意在节能环保方面多投入,认为是花冤枉钱的时候,中化涪陵从2004年起就投入巨资用于各项技术改造、工艺升级和设备引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至今已投入8000多万元。
磷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废渣,是令所有磷复肥企业都头疼的问题。2006年,中化涪陵公司启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20万吨水泥缓凝剂生产装置和年产10万吨石膏粉生产装置,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40万吨。
“一吨石膏粉能卖到200元,以往被视为‘废渣’的磷石膏,给公司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益”,盛勇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以综合利用120万吨磷石膏。”
化肥企业在硫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带来巨大的热能。“以前用水直接冷却900摄氏度的水蒸气,白白浪费了热能不说,还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兴建硫酸生产装置时,中化涪陵公司就考虑到了余热的综合利用,把这些热能一方面用来发电,另一方面用来生产。盛勇领着记者来到了发电装置中心控制室:“2006年,我们用这套余热发电锅炉替代了原有的燃煤锅炉,可以综合利用70%的余热。”
2007年,这套热电联产装置便发电6000万度,为企业节约了1800万元;同时,还为磷复肥装置提供了约150万吨低压饱和蒸汽,相当于节约了13.75万吨标煤。“公司还准备再上两套低位热回收装置,把摄氏80度至摄氏170度的水蒸气产生的余热再利用起来,热能利用率有望达到93%,发电量将达到2.4亿度,基本可以满足现有装置的生产需求。”盛勇说。
精细化管理打造“绿色化工”
为落实节能减排保障措施,中化涪陵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并以经济责任制形式,实行精细化管理,科学制定原料、电、水等消耗定额和排放指标,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各项消耗、污染排放指标挂钩,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中化涪陵还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对生产全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科学制定各产品消耗定额和排放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推行“吨产品生产成本费用包干”制度,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各项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成本费用指标挂钩。细致入微的管理,提高了全员的节能意识,从而为打造“绿色化工”夯实基础。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刘德树表示:“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央企业要从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度,切实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同时,节能减排也是中央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化集团下属生产型企业有很多,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造福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