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唯其静乃知其深

2008-04-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石维坚 我有话说

参加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的演出及相关活动,从故乡淮安回到北京,在翻看这些天积存的报纸时,突然看到一篇报道:“石羽,‘体验派先驱’悄悄走了”。我的心立刻为之震颤!半夜突然醒来,再也难以成眠,脑子里想着石羽老师:为人,他是一位慈祥可亲的长辈;为艺,他在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上个世纪五六十

年代,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好像都不轻言“伟大”,也不奢称“大师”。不过,石羽以及金山、石晖、蓝马等前辈演员,在我的心目中无疑是一座座高峰,令人高山仰止!

我们年轻演员,对自己崇拜的演员,常私下谈论。记得谈到石羽时,说他有一次为了塑造一个反面角色,练就了一手绝活:抽烟时一只手将火柴盒往上一抛,同时划着火柴,点了烟再接住火柴盒。一个小小的划火柴动作,让他将这个反面人物刻画得更生动,更具可看性。戏曲界有一句口诀:“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我们话剧界的许多前辈演员,早就认识到戏曲的高深,并身体力行地在实践中向戏曲学习。石羽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个时候,剧院之间常在一起联欢,互相观摩。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名剧《红色风暴》中,石羽扮演了一位反面角色――白坚武。他没有简单地去脸谱化表演,而是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个子不高,却能压住台,声音并非如洪钟大吕,但是清楚干净,表情达意准确,他的台词不仅能进入你的耳朵,还能钻进你的心。集这出戏的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的金山,亲口对石羽说:“你演的比我好!”至于表演如何好,要用文字来说清楚,连俄罗斯的大评论家别林斯基都说难,我就更无法说清。

后来,石羽老师被邀请到我们中央实验话剧院来演出,其中一次是舒强导演的阳翰声新创作的剧本《三人行》,石羽演男主角――一位教授。在剧中跑群众的我每天在排演场看排戏,揣摩石羽老师一步步进入角色的过程。和石羽进入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青年演员。从第一天对词开始,他就充满激情,泪流满面,受到导演的肯定和赞扬。石羽呢?总是轻轻地甚至不带感情色彩地念着台词,有时中途停下来自言自语:“我(以角色的身份)刚才是在……什么地方?到这里是……干什么?……”还不时和导演探讨人物角色等问题,并不急于表演。就在这样一天天的不断摸索中,他的人物轮廓也一步步清晰起来。我并不觉得他在表演,他只是按照人物的逻辑在行动。同时我不断地感觉他在变,这个在代用景里行动着的人,属于石羽的东西慢慢地少了,而人物角色的东西逐步地多了――人物内涵不断丰富,人物形象不断丰满。每次联排之后,他还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以获得下次联排的改进。反之,那位青年演员的表演,却还是停留在最初的水平。彩排了,演出了,石羽的话更少了,他在为塑造鲜明的形象冲刺。在对人物的举手投足进行严格审视的同时,他不仅增添着一些东西,更多的是删繁就简。回顾整个排练到演出的过程,石羽好像是一砖一瓦,一锹泥一瓢水地,在平地上建起了一座高楼。从无到有,再精雕细刻,塑造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对这个人物的表演,让我看到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1991年至1996年,我在青艺任职,每年节假日拜访老同志,石羽老师家是必去的。他因为膝关节有问题,行动不便,基本上是卧床。但每次去时,他总是用热情灿烂的笑脸相迎,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们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其实,他的住房条件也一直很不好,却始终没有解决。他和许多老同志一样,再难也不向组织伸手。

1998年,我在重庆参加电视剧拍摄,在《重庆晨报》上看到一篇写国泰大戏院的文章,还刊登了老戏院的照片,于是我赶紧上街又买了几份报纸,并拍摄了当时的解放碑

和国泰大戏院的照片。那天的重庆是晴天,解放碑的背景蓝天白云,国泰大戏院门口是巨幅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宣传画。我将报纸和照片寄了一份给石羽老师,不久就收到他的回信:“……真是好久好久没有见面了。估摸着你在什么地方拍戏,果然应验了。谢谢你这么忙还惦记我,还寄来两张大显今日风采的重庆照片和《重庆晨报》一小文的剪报。确确实实令我高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