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2008年3月8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大三学生何晓波和刘峰同其他同学一道,正在松花江边游玩。此时的松花江还没有开江。突然,有人惊呼:“有人掉进冰窟窿了!”两人迅速向事发地点跑去,只见一个女孩在江里挣扎,另一个趴浮在水面的浮冰上惊恐万分。何晓波立即蹲下身去拉水中还在挣扎
哈工大和黑龙江省高校工委分别做出决定,高度称赞他们的救人之举,号召大学生们学习他们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一时间,同学们将他俩视为学习的榜样、道德的楷模,社会舆论赞扬他们勇敢、智慧,是“80后英雄”。然而,当记者与何晓波和刘峰面对面接触时,两人却不约而同地表示:“我们并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请看他们的自述:
父母教导我善良,班级带动我助人
家庭教育总是影响着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观。
何晓波:爸妈始终教育我,善良是做人的根本。我妈知道这件事后说:“救人是应该的,要注意安全。”
刘峰:我父母常说,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母对长辈孝顺,村里人有困难,他们总是尽力帮忙,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什么是责任。
何晓波:我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工大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数不清的关怀。入学之初,我听了马祖光院士感人至深的报告会,他高尚的品德和求实的精神震撼了我的灵魂,他的奉献精神让我由衷钦佩。大一时我属于基础学部,辅导员任老师像姐姐一样关心我们,班级有位同学遇到紧急情况,她特别着急,整晚陪伴她。
刘峰:班主任史老师带我们参观科技园,还帮同学介绍勤工助学的岗位。我的导师李?教授叮嘱我:“这件事(指救人)是偶然的,不能放松学业,更不要带着‘光环’。”
刘峰:大一时我得了重感冒,同寝室的人帮我敷毛巾,两名室友背着我打车到医院打点滴才退烧。
何晓波和刘峰说,“老师、同学们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当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救人是一种本能,我们不是英雄。”
“因为我是工大人”
在采访中,两个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因为我是工大人”:因为我是工大人,所以我懂得自己的责任,如果见死不救,就不配称工大人;因为我是工大人,所以我明白只有和祖国共命运,才是真英雄;因为我是工大人,所以我将这件事看得很淡。
走在哈工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老教授创办的航天馆,到丰富的航天科技创新活动,都让人感受到哈工大与中国航天血脉相连的感情。2003年,哈工大实现了助飞“神舟”的梦想。2004年4月,哈工大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研制并发射成功。
两位同学兴奋地告诉记者: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神五”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总指挥尚志都是工大校友。
何晓波:我为自己是工大人而骄傲,在我心中,这些为祖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师长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他们是哈工大精神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前进路上的航标。
刘峰:我对英雄还有另一种理解,那些把飞船送上天的工作人员,还有校园里满头银发的老教授们,他们为祖国、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是“关心祖国命运,主动适应国家需要”的哈工大精神的真实写照,是我最敬佩的无名英雄。相比之下,我们做的事太微不足道了,我们不是英雄。